特朗普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倒霉的总统,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也不是因为他没本事,而是他偏偏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当上了美国总统。 如今的世界格局相比起特朗普的上一任期早已天翻地覆,而他还试图以“美国优先”的强硬姿态力挽狂澜,却恰似逆水行舟,每一次发力都让美国与时代潮流的鸿沟愈发深邃。 全球经济格局的重构让美国的“单极霸权”摇摇欲坠。联合国《2025年全球经济形势与前景年中更新》显示,美国经济增速从2024年的2.8%骤降至2025年的1.6%,债务压力与贸易逆差如枷锁般束缚着美国的复兴之路。 与此同时,金砖国家经济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占全球近40%,超过七国集团的30%,沙特、伊朗等新兴力量的加入更让这一平台成为多极化的重要支点。 当美国还在纠结于关税壁垒时,全球南方国家正通过金砖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以“去霸权化”的姿态重塑国际秩序。 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加速了盟友体系的离心离德。他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军费提升至GDP的5%,这一要求在欧洲引发轩然大波。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直言该目标“不成比例且不必要”,比利时、斯洛伐克等国也以财政压力为由拒绝“一刀切”。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欧盟正以“欧洲防务基金”为依托,斥资1000亿欧元打造自主防务产业链,下一代战机、护卫舰等项目将美国军工企业排除在外,力求在2030年前实现50%的防务装备本土化生产。 这种“去美国化”的趋势在欧洲愈发明显,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研究表明,欧盟成员国对美国的战略信任度已降至冷战以来的最低点。 特朗普的“退群毁约”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他威胁退出世界卫生组织、重启《巴黎协定》退群程序,这种“自废武功”的做法让美国在全球治理中沦为“旁观者”。 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在24个受访国家中,19个国家的民众对美国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缺乏信心,墨西哥、德国等盟友的不信任率超过80%。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美国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领域“缺位”时,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正通过多边合作填补治理真空,这种权力转移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场合尤为显著。 特朗普的困境,本质上是一个霸权国家在历史转折期的“水土不服”。当全球化红利分配失衡、技术革命重塑权力结构时,任何试图以单边主义逆转潮流的努力都将徒劳无功。 正如《慕尼黑安全报告》所言,世界已进入“后美国时代”,而特朗普的政策恰似一剂猛药,加速了这一进程的到来。 他或许不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但注定会是最“不合时宜”的一位——在一个需要合作共赢的时代,他却选择了逆流而动。
西方专家:特朗普在半年内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世界秩序Politico发文称,西方专
【4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