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因为中国在做一个赌注,赌得就是你用电,以后不要钱!并且看现在的趋势,我们已经赌赢了。 现在全国的高铁轨道已经织成一张4.8万公里的大网,把97%人口超50万的城市都连了起来。复兴号跑起来时速350公里稳稳当当,这套技术体系可不是买来的,是几百家企业、高校啃了十几年硬骨头攒出来的。 有人说为啥不使劲搞廉价航空?你看啊,飞机烧的是油,高铁用的是电。 咱们在特高压输电上砸的钱没白花,39项交直流工程建成后,跨省送电能力突破3亿千瓦,西部的风电、光伏发的电,顺着这些"电力高速路"就能送到东部去。2024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已经到了56%,发电量占三成多,这意味发电成本正一路往下走。 全球新能源领域每三块钱投资里,就有一块来自中国。光伏板、风电设备咱们造了全球八成和七成,规模上去了,成本自然就下来了。现在风电、光伏的发电成本已经比煤电还低,往后说不定真能低到几乎不要钱。 高铁这东西,人均百公里能耗只有飞机的五分之一还不到。遇上大雾暴雨,飞机得停飞,高铁照样准点跑。 就拿北京到上海来说,高铁四个多钟头直达,算上两边去机场和高铁站的时间,比坐飞机还省事儿。沿线的中小城市也跟着沾光,融进大城市的经济圈,发展提速不少。这个赌注现在已经开始见回头钱了。特高压技术咱们全球领先,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世界第一。 而更让人期待的是电动航空,杨凤田院士团队搞的RX4E锐翔电动飞机已经拿到了型号合格证,能飞一个半小时,零排放还安静。低空经济规划也在推进,2025年市场规模估计能到1.5万亿,以后电动飞机可能像现在的无人机一样普遍,送货、旅游、救灾都用得上。 当然,搞高铁不是一路顺风顺水。刚开始技术跟不上,被国外拿捏着;建线路花钱如流水,全靠举国体制咬牙扛过来。从学别人的技术,到自己搞创新,再到把技术卖到国外,中国高铁算是逆袭成功了。 现在中老铁路通了,昆明到万象再不用翻山越岭;雅万高铁按中国标准建起来,印尼人也坐上了自家高铁。咱们不光自己发展,还带着周边国家一起搞基建,大家一起赚钱。 有人说高铁是赔本买卖,这就是没看长远。电力成本下降是板上钉钉的事,新能源革命就在眼前。中国赌的就是这一天,等用电几乎不要钱了,高铁的优势就更没法比了。到时候电动飞机也能顺势起来,全球交通领域的话语权,咱们自然就攥在手里了。 这场赌局,中国已经抢了先手。特高压电网越建越密,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多,用电不要钱的日子不远了。而高铁,就是打开这个新时代的钥匙。
外媒吵翻了!上半年中国GDP增长5.3%,美媒总结了两个关键原因。7月15日,
【1评论】【1点赞】
夜里销魂
不要钱?想多了吧!
用户89xxx60
雅鲁藏布江水力工程竣工之日会让新能源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