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河南一名73岁的老农因欠债未还被列为“老赖”,当法院人员上门时,他害

优优谈过去 2025-07-22 14:06:55

1994年,河南一名73岁的老农因欠债未还被列为“老赖”,当法院人员上门时,他害怕得躲了起来。谁曾想,法官找到他后,不但握住他的手,还安慰他说:“老英雄,真是让您受委屈了!”[凝视] 1994年,河南省一个偏僻山村里,73岁的卢文焕因欠债8600元被告上了法庭。法院执行人员来到他家时,看到的是一间四处漏风的土坯房,屋顶用塑料布勉强遮挡着雨水。 老人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从屋里走出来,他的右腿明显不太灵便,每走一步都显得很吃力。听说是法院来人,他低着头说:“我知道欠了钱,可实在是没办法还啊。” 执行法官环顾四周,家里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唯一引人注意的是墙角一个生锈的铁皮盒子。老人看到法官的目光,慢慢挪过去打开了盒子。 里面躺着几张泛黄的证书,法官接过来仔细一看,上面赫然写着“特等功”三个字,落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旁边还有一枚锈迹斑斑的军功章。 “您是特等功臣?”法官的声音都有些颤抖。老人点点头,简单地说了句:“都是过去的事了。” 原来,1949年2月,豫西崤山一带土匪猖獗,严重威胁着刚解放地区的安全。当时只有23岁的卢文焕是解放军某部的一名副班长。 那天深夜,他带着几名战士摸黑爬上了土匪盘踞的山头,山路崎岖难行,他们只能手脚并用往上爬。快到山顶时,突然被哨兵发现,枪声大作。 卢文焕冲在最前面,一颗子弹擦着他的头皮飞过,另一颗直接打进了他的右腿。他咬着牙继续往前冲,硬是活捉了匪首李子奎。这个土匪头子手下有上百号人,平时无恶不作,老百姓提起他都胆战心惊。 战斗结束后,卢文焕因为失血过多昏迷了三天,醒来时,腿里的弹片已经无法取出,医生说他这辈子都要拄拐了。部队给他记了特等功,还准备送他去大城市疗养。 可他却选择了复员回乡。“国家刚解放,到处都需要建设,我一个农民出身的,还是回去种地吧。”他把军功章和证书都锁进铁盒,再也没有拿出来过。 回到村里,他就是个普通农民,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照顾老母亲。村里人只知道他腿脚不好,却不知道那是战斗留下的伤。 1991年,65岁的卢文焕突发脑血栓,送到县医院时已经不省人事。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可手术费要一万多块,这对一个靠种地为生的老人来说是天文数字。 他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东拼西凑才凑够手术费,命是保住了,但还欠医院8600元。医院催了几次,他实在拿不出钱,最后被告上了法庭。 法官翻看着那些发黄的证书,眼眶有些湿润,他立即向上级汇报了情况。很快,县里派人核实了老人的身份。公安系统的档案里确实有记录:卢文焕,1949年2月在崤山剿匪战斗中荣立特等功。 消息传开后,整个县城都轰动了,原来这个住在破房子里的老农民,竟然是位战斗英雄。医院主动表示不再追讨欠款,还退还了部分医疗费。 县民政局给他办理了优抚待遇,每月的补助从180元涨到了2000多元。村委会组织人手,帮他修缮了房屋。那个装着军功章的铁盒子,也从墙角搬到了客厅最显眼的地方。 有记者来采访,问他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说,老人憨厚地笑笑:“打仗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是为了自己享福。再说了,牺牲的战友那么多,我能活着回来已经很幸运了。” 他指着墙上新挂的照片说:“这是我们班的合影,九个人,就剩我一个了。他们都没能看到新中国的样子,我替他们看到了,这就够了。” 其实像卢文焕这样的老兵,在中国的各个角落都有。他们曾经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复员后却选择默默无闻地生活。不是他们不懂得争取,而是在他们心里,国家的需要永远高于个人的得失。 前段时间,我在菜市场遇到一位卖菜的大爷,他的左手少了两根手指,我随口问了句怎么回事。 大爷轻描淡写地说:“年轻时候不小心弄的。”后来从别人那里才知道,他曾经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侦察兵,手指是排雷时炸断的。 还有我们小区的保安老李,平时总是笑呵呵的,从来不跟人红脸。有次小区里来了个醉汉闹事,老李三两下就把人制服了。事后才知道,他曾经是特种兵,参加过多次重大任务。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从不主动提起自己的过去。问起来,也只是淡淡一句“都过去了”。可正是这些“过去了”的故事,撑起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信源: 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2024—11—03《伏“虎”英雄解甲归田之后……》

0 阅读:0
优优谈过去

优优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