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林风眠母亲被族人抓去“沉塘”,年仅7岁的他抓起菜刀就冲向了人群,大声

断代史鉴 2025-07-22 00:25:21

1907年,林风眠母亲被族人抓去“沉塘”,年仅7岁的他抓起菜刀就冲向了人群,大声怒吼:“谁敢欺负我母亲,我砍死他!" 1900年,出生在广东梅州的林风眠,刚生下来就差点没保住,他爹瞅着就犯愁,觉得这孩子怕是养不活,转身就要把他扔了。 他娘疯了似的追出去,一把抢回孩子紧紧抱在怀里,这才有了后来被叫做“中国现代绘画艺术之父”的林风眠。 林风眠他爹是个残疾石匠,靠给人刻墓碑挣口饭吃,年纪一大把才娶上媳妇,林风眠的娘是他爷爷花钱从苗乡买来的,老夫少妻,家里又穷,日子过得磕磕绊绊。 从小林风眠就爱画画,对颜色特别敏感,他娘总带着他去村里的染坊,看人家染布时各种颜色在水里晕开的样子。 也就是在染坊,他娘和一个外乡来的年轻老板看对了眼,俩人偷偷跑了,没过多久就被族人抓了回来,按照老规矩,女人跟人私奔得被“浸猪笼”。 林风眠才7岁,眼看着娘被人五花大绑,他不知哪儿来的胆子,抄起一把菜刀就拦在前面,扯着嗓子喊:“谁敢动我娘,我就砍谁!” 族人被这孩子的狠镇住了,没敢真动手,可还是把他娘赶出了村子,从那以后,他娘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回过家。 林风眠天天盼着娘能回来,夜里老做跟娘有关的梦,梦里娘还像以前那样牵着他的手去染坊。 8岁那年林风眠上了学,9岁画的一幅《松鹤图》中堂,居然被人看中买走了,这在村里可是件新鲜事。 15岁他考进省立梅州中学,在那儿认识了李金发、林文铮,还有叶剑英。 教美术的梁伯聪老师一眼就看出这孩子是块画画的料,给别的同学打分最多100,给他却常常打120。 有同学不服气,梁老师就说:“你们画得跟我差不多,就该得100;他画得比我还好,当然得120。” 中学毕业后,林风眠考进了上海美术学院,1919年,他跟林文铮、李金发一起报名参加了留法俭学会,年底就登上了去法国的邮轮。 同船的还有蔡和森、向警予这些后来的革命名人。 在法国那几年,他一边打工挣钱糊口,一边在美术学院拼命学习,先在蒂戎美术学院学素描,后来又进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跟着有名的哥罗孟学油画。 在法国他还遇到了爱情,跟一个叫罗拉的奥地利姑娘成了家,罗拉是学化学的,俩人一个不懂德语,一个不会法语,居然靠着手势和眼神过得挺开心。 罗拉常给他弹德国曲子,那些或快或慢的调子,后来都融进了他的画里。 可惜好景不长,1924年罗拉生孩子时得了产褥热,娘俩都没保住,林风眠悲痛欲绝,亲手给媳妇刻了块墓碑。 渐渐地,他画出了名气,1924年在斯特拉斯堡的画展上,他一个人就展出了40多幅画。 其中一幅叫《摸索》的大画,画了好多古今中外的大人物,荷马蹲在地上,耶稣皱着眉,托尔斯泰弯着腰伸手,还有凡·高、米开朗琪罗这些人。 这幅画一天就画完了,蔡元培看了直夸:“这画不光手艺好,道理更深。” 1925年林风眠回了国,第二年就当上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那年他才27岁,是当时最年轻的艺术院校校长。 他一上任就搞起了新花样,请了齐白石来教课,当时有人说齐白石就是个木匠,不配教画画,林风眠不管这些,说民间艺术是学院里学不到的。 后来因为得罪了军阀,他在北平待不下去,就去了杭州,在西湖边办起了国立艺术院,也就是现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 蔡元培特别支持他,来参加开学典礼时,放着好饭店不住,非要挤在他那简陋的宿舍里。 林风眠在这儿提出要“把西洋艺术介绍进来,把中国艺术理清楚,再把这两样融到一块儿,画出新时代的画来”。 他带着学生搞了好几次艺术运动,想让新艺术在国内生根发芽,可惜都因为时局不好没成,但他教出来的学生里,出了李可染、吴冠中、赵无极这些后来的大画家。 林风眠把西洋画的色彩和线条,跟中国的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戏的影子揉到了一起。 画里常出现孤单的仕女、落单的鸟儿、空荡荡的戏台,总带着点淡淡的忧愁,那是他心里对娘的念想,也是看了太多人间苦处留下的印记。 有人说他的画里藏着小时候救母的影子,那些敢跟命运较劲的人物,其实就是当年那个攥着菜刀的小孩。 他一辈子都在画孤独,也在画反抗,用颜色和线条诉说着心里的疼和盼。 晚年他住在香港,还是天天画画,画里的西湖还是那么美,仕女的眼神还是那么柔,1991年他走的时候,手里还攥着画笔。 林风眠这一辈子,就像他画里的那些人,在苦日子里憋着的委屈,非要把心里的光画出来。

0 阅读:2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