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长征中最年长女红军,参加长征时已是60岁高龄,1977年光荣归队时已经102

断代史鉴 2025-07-22 00:29:09

她是长征中最年长女红军,参加长征时已是60岁高龄,1977年光荣归队时已经102岁。 杨金莲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没听过,这位四川籍的百岁藏族女红军,一辈子的经历比戏文还传奇。 她生在清朝,活过民国,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光是这三个时代的跨度,就够让人惊叹了。 1935年时,她都六十岁了,还带着一家子参加红军,跟着大部队爬雪山、过草地,成了长征路上年龄最大的女红军。 连“延安五老”里的董必武、林伯渠他们,论年纪都得叫她一声“大姐”。 杨金莲是1875年出生的,老家在四川阿坝的靖化县,也就是现在的金川县,打小就是农奴家庭的孩子。 那时候的农奴,命比草还贱,她这辈子就没享过几天福,成年后嫁给了一个姓姜的汉族汉子,在小金县抚边乡的王家寨安了家。 可好日子没过多久,1928年丈夫就病死了,家里一下子没了顶梁柱,没办法,她只能带着两女一儿逃难。 一路跑到理番县的朴头村,也就是现在的理县,后来改嫁给当地一个叫唐洪山的汉族人,又生了个儿子。 本以为能安稳几天,谁知道1935年红军来了,生活又起了大波澜,那时候红四方面军西进岷江上游,要在松理茂一带建根据地。 唐洪山被大伙推选为村苏维埃的筹粮委员,结果在给红军筹粮的时候,被反动武装给杀了,杨金莲这是第二次没了丈夫,家里彻底没了依靠。 巧的是,她那个被逼得外逃的大女儿姜秀英,正好被红军救了,还参加了红军。 姜秀英回家后,就劝母亲和弟弟妹妹,说红军是好人,让他们跟着红军做事,帮忙当翻译、带路。 这时候的杨金莲,已经活了一个甲子,啥苦没吃过?现在红军来了,不光救了女儿,还帮老百姓说话,这才是能让穷人过好日子的队伍。 她一点没犹豫,带着14岁的小女儿姜萍,还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唐子全才12岁,一家五口全参加了红军,后来被分到不同的部队当翻译。 长征路上的苦,现在的人想都想不出来,杨金莲那时候都六十了,可她跟着部队,一天到晚跋山涉水。 因为她懂藏语,就在红四方面军的家属队里当“通司”,也就是翻译,雪山有多冷?草地有多难走?她一个老太太,硬是咬着牙跟下来了。 白天帮着红军跟藏族老乡打交道,说清楚红军是来干嘛的,不是以前那些抢东西的兵;晚上就和战友们挤在一起,饿了啃口青稞面,渴了抓把雪。 她不光做翻译,还帮着动员藏族群众,给部队筹粮食、找住处,啥能干的都干。 一路上,一家人被分到不同的部队,走着走着就散了,等1936年10月到了陕北,杨金莲被分到红军总供给部,才在延安意外见到了大女儿姜秀英和小女儿姜萍。 可惜小儿子唐子全在长征路上走散了,再也没找着;大儿子姜德成带着红军爬过雪山,脚冻得坏死了,实在跟不上队伍,只能回了老家,直到解放后才跟娘和姐姐们联系上,红军身份才被确认。 到了延安,大伙都管杨金莲叫“老妈妈”,后来还是蔡畅,就是李富春的夫人,给她取了个汉名叫“杨金莲”。 1949年,74岁的杨金莲跟着大女儿进了北平,组织上安排她在中直机关休养,直到1977年去世,活了102岁。 她的大女儿姜秀英,1913年生的,15岁那年爹死了,跟着娘逃难,被送到别人家当童养媳,受的罪不少。 1935年被红军救了,就参加了革命,在县苏维埃保卫局当翻译。 有一回,杂谷脑喇嘛寺里的国民党军官搞反革命政变,姜秀英跟着部队去包围寺院,她在阵前用藏语喊话,跟那些不明真相的和尚说清楚红军是好人,把敌人给孤立了。 长征路上,她的脚趾冻坏了,又在躲飞机的时候撞断了,没医没药的,她自己拿小斧子把断趾砍下来,抹点柴灰就接着走,这份狠劲,男人都未必有。 小女儿姜萍更传奇,参加红军的时候才14岁,跟着部队在前线当翻译,枪林弹雨里摸爬滚打。 有一回部队进驻一个小镇,敌人跑了,她们累得倒头就睡,第二天醒来一看,屋里扔着一堆人头,另一间屋里全是没头的尸体,原来是敌人杀了老百姓嫁祸红军。 她1935年入团,1937年入党,新中国成立后在武汉军区工作,1955年还得了三级八一勋章,后来享受正师职待遇,2014年才去世,活了94岁。 杨金莲在长征路上的那些经历,看着是在当翻译,其实是在给红军和藏族群众搭桥。 那时候藏民不了解红军,把粮食藏起来,关着门不出来,杨金莲用藏语一说,老乡们就信了,因为她是自己人,是懂他们苦的“老妈妈”。 一家子出了三个女红军,这在历史上都少见,姜秀英能上战场喊话,姜萍能在前线翻译,女人能顶半边天,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杨金莲她们不是为了“女权”这两个字去革命,可她们做的事,比任何口号都有力量。 杨金莲这辈子,从农奴到红军,从只求活命到为别人谋幸福,她走的路,就是中国女性挣脱枷锁的路。 (信源:杨金莲:红军长征中年龄最长的女英雄——中国军网)

0 阅读:45

评论列表

突围

突围

1
2025-07-22 11:03

[点赞][点赞][点赞]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