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说白了,俄乌这仗拖成了烧钱的大坑,雇佣兵省钱省力,还能帮普京保留主力军,万一北约真的下场了,俄罗斯也有一战之力。 俄罗斯军队的总兵力虽然号称百万,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按照法律规定不能被派往境外作战的义务兵。 真正能够投入到一线战场的合同制职业军人,数量大约在三十万左右,然而,这三十万精锐并没有被全部投入到乌克兰的泥潭之中。 事实上,俄罗斯最核心的几支王牌部队,例如西部军区的第58集团军和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始终保持着极高的战备状态。 他们的弹药、油料和物资储备,都维持在接到命令后72小时内即可投入全面作战的水平。 这些部队的部署位置和战备标准,清晰地表明了他们的假想敌并非乌克兰军队,而是驻扎在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的北约装甲集群。 在俄罗斯的边境线上,北约已经陈列了八个重装机械化旅,坦克和装甲车数量庞大。 既然最精锐的正规军不能轻易动用,那么乌克兰战场上巨大的消耗和惨烈的伤亡由谁来填补?答案便是雇佣兵。 以瓦格纳集团为代表的私人军事公司,就成为了这盘大棋中完美的“消耗品”和“战略缓冲”。 从2022年冲突升级以来,在巴赫穆特、阿夫迪夫卡这些被外界称为“绞肉机”的战场上,正是瓦格纳的部队顶在了最前面。 他们用血肉之躯,硬生生地为后方的俄罗斯正规军扛住了乌克兰军队一轮又一轮的反攻,持续时间长达大半年。 经济成本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一名瓦格纳雇佣兵的月薪大约是20万卢布,折合美元约为2000元。 即使算上各种奖金、武器弹药和后勤补给,一名雇佣兵一年的总开销,最多不会超过8万美元。 相比之下,一名俄罗斯正规合同兵的成本则要高得多,除了薪资,国家还需要为他们支付高昂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并为其家属提供各种福利。 这些杂项加起来,一名正规军士兵一年的综合成本轻易就能达到15万美元,在比拼耐力的消耗战中,谁能用更低的成本维持更久的战斗,谁就更有可能笑到最后。 在具体的战术执行层面,雇佣兵所拥有的“灵活性”是正规军无法比拟的,他们在战场上采用的“风暴-Z”突击群战术,以其残酷和高效而闻名。 这种打法如果由正规军来执行,几乎肯定会引发国内外的强烈反弹。 但由雇佣兵来做,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这种政治和舆论风险。 此外,雇佣兵在人员调动和部署上的效率也远超正规军,能够像一把手术刀一样,被快速投放到最需要的战区。 将以上所有线索拼凑起来,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战略意图便清晰地浮现出来。 在这盘大棋中,雇佣兵扮演着“盾牌”的角色,他们的任务是在前线承受伤害、消耗敌人、为后方争取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而俄罗斯的正规军,则是那把始终藏在鞘里的“利剑”,是确保在最坏情况下,即北约亲自下场时,俄罗斯仍然拥有一战之力的底牌。
俄军万枚导弹打不垮乌克兰?扒开表象才看懂这场"现代特洛伊战争"的真相俄1万多
【17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