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恐惧之神”曹锡:机枪子弹所剩无几,他抄起身边的大刀,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

啸鹰国际评论 2025-07-09 00:53:40

日军的“恐惧之神”曹锡:机枪子弹所剩无几,他抄起身边的大刀,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每一个冲到曹锡面前的鬼子,都没能活着回去,单兵歼敌500人......[666] 1938年9月23日清晨,湖南新墙河畔传来隆隆炮声。日军第6师团向中国守军阵地发起猛攻,这场血战将决定长沙的命运。 在这场惨烈的阻击战中,一个叫曹锡的普通机枪手创造了令人震撼的战场传奇。这个25岁的河北小伙子,用一挺机枪和一把大刀,独自守住了50米阵地整整14个小时。 曹锡出生在河北农村,家境贫寒。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投军报国,被分配到52军195师当机枪手。战友们都说他性格刚烈,作战勇猛,是个天生的战士。 那天拂晓,日军集中30多门重炮轰击中国军队前沿阵地。曹锡所在的机枪班瞬间被炮火吞没,12个人中有9个当场牺牲。硝烟散去后,只剩下曹锡和两个重伤的战友。 “当时战壕都被炸平了,老曹把机枪架在弹坑里继续打。”战友赵金山后来回忆说,曹锡的机枪位置正好卡在日军冲锋的必经之路上,这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 上午8点,两个中队的日军开始“万岁冲锋”。曹锡紧握机枪扳机,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出。捷克式轻机枪的枪管很快就被打红了,他只能用湿毛巾包着继续射击。 仅仅一个上午,曹锡就让200多名日军倒在了冲锋路上。敌人的尸体在阵地前堆积如山,血水渗透了新墙河的泥土。 最惨烈的时刻出现在下午,曹锡的子弹全部打完了,但日军的冲锋还在继续。他毫不犹豫地抄起大刀,跳出弹坑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他挥刀如风,鬼子一个接一个倒下。”目击者王保柱回忆,有个日军军曹举着指挥刀扑上来,被曹锡一刀劈中头部,当场毙命。 这场肉搏战持续了两个小时,曹锡浑身是血,但始终没有后退一步。他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14个小时的血战结束时,曹锡先后打退了日军6次冲锋。战后清理战场,仅在他守卫的50米阵地前,就发现了187具日军尸体。 195师战报记载,曹锡一人毙敌数百,其中机枪射杀和白刃战击毙的敌人加起来超过500人。这个数字让日军第13联队第三大队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然而,这位战斗英雄没能看到最后的胜利。第二天转移阵地时,曹锡遭遇日军炮击,壮烈牺牲。他的生命定格在了25岁。 2015年,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曹锡的名字赫然在列。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一寸山河一寸血”。 如今在新墙河抗战纪念馆,那挺打红枪管的捷克式机枪复制品被摆放在展厅中央。玻璃柜里还有半截大刀残片,那是当地村民在战后阵地上发现的唯一遗物。 这场血战距今已经过去了85年,但曹锡的英勇事迹依然震撼着每一个参观者。他用一己之力扭转了战局,用生命守护了民族的尊严。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无数像曹锡这样的普通士兵,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日的长城。他们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知,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参考资料: 人民网《第一次长沙会战中诞生的“中国兵魁”》 《湖南抗战纪实》

0 阅读:70

评论列表

奈一家小100

奈一家小100

2
2025-07-09 02:18

必须点赞!太牛了

用户13xxx65

用户13xxx65

1
2025-07-09 02:00

👍🏻👍🏻👍🏻👍🏻👍🏻👍🏻👍🏻👍🏻👍🏻👍🏻👍🏻👍🏻👍🏻👍🏻👍🏻🌹🌹🌹

啸鹰国际评论

啸鹰国际评论

紧急播报世界时事,让你第一时间知晓全球发生的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