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我党特工钟琪身份暴露,听着渐渐逼近的脚步声,钟琪夫妻俩对视一眼,把2

啸鹰国际评论 2025-07-09 00:38:18

1946年,我党特工钟琪身份暴露,听着渐渐逼近的脚步声,钟琪夫妻俩对视一眼,把2岁儿子抱起来,纵身跳入大海......[666] 10月15日凌晨2时,渤海海峡突然响起炮声。国民党海军“长治号”驱逐舰的探照灯锁定了一艘从烟台驶往大连的“中胜号”商船。 这次拦截并非偶然,国民党情报部门已掌握共产党在这条航线上设有秘密交通站的情报,专门派军舰在海上设伏。 商船上的137名乘客中,有一对带着2岁孩子的夫妻格外引人注目。男的叫钟琪,女的叫董健民,表面上是普通商人,实际身份却是中共地下交通员。 钟琪1923年出生于河北乐亭,15岁就参加了革命。董健民来自山东文登的贫农家庭,14岁时被送到上海投奔从事地下工作的叔叔董昆一。 两人1941年在延安中央社会部培训时相识结婚,随后被派往华北建立秘密交通线。这次他们要将一份重要的密电码本送到东北局。 炮弹击中商船轮机舱后,海水开始涌入。钟琪的右臂被弹片划伤,孩子的腿部也受了轻伤。董健民紧紧护住藏在内衣夹层里的密电码本。 国民党士兵登船搜查时,有人听见他们用胶东口音喊话:“重点查抱小孩的!”这让钟琪夫妇意识到,敌人已经锁定了他们。 危急时刻,夫妻俩做出了生死抉择。他们先将密电码本用油布包好,绑上船锚零件扔进海里,随后抱着孩子从右舷跳海。 当时海水温度只有9℃,浪高超过4米。在这种情况下,落水者几乎没有生还可能。 董健民曾在1944年给叔叔的信中写道:“我们这样的人,活着是党的武器,死了也要成为党的盾牌。” 钟琪的上级邹大鹏在回忆录中提到,钟琪出发前曾说过:“真到万不得已时,大海就是最好的保险柜。”这句话竟然成了预言。 2011年,大连黑石礁海域施工时意外打捞出一枚锈蚀的怀表。表盖内刻着“琪民1945.4”字样,正是钟琪夫妇的遗物。 这块永远停在2时15分的怀表,如今陈列在大连现代博物馆。表盘上的裂痕见证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1946到1949年间,像钟琪夫妇这样为保护机密而选择牺牲的地下工作者共有47人,其中9人带着未成年子女共同殉难。 这些数字背后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隐蔽战线的残酷现实,地下工作者不仅要面对敌人的追捕,还要时刻准备为保护组织机密而献出生命。 钟琪夫妇承担的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关乎整个东北地下交通网的安全。那份密电码本一旦落入敌手,将导致无数同志暴露。 他们的牺牲确保了密电码本永远沉入海底,东北局的秘密交通线在1946年下半年成功护送了近千名干部和技术人员进入东北。正是有了他们的牺牲,才保证了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 信源: 《大连文史资料》第8辑(1989年)第71页采访实录

0 阅读:45
啸鹰国际评论

啸鹰国际评论

紧急播报世界时事,让你第一时间知晓全球发生的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