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复旦高材生林森浩向饮水机中投毒,毒死舍友,随即被判死刑。法庭上,为何177名复旦师生为他求情? “成功的人都是善于制定规则的”——这句电视节目中的鸡汤话语,被林森浩当作了座右铭。 初次听到这句话,林森浩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并在心底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后来,在犯下投毒案后,林森浩写道:“我恍惚地以为找到了突破口,我要成为一个善于制定规则的人。在生活中不要吃半点亏,还要欺负别人。” 林森浩,1986年10月17日生于广东汕头。 他的家庭姐弟众多,经济条件不好。 根据林家的邻居回忆:“林森浩是一个比较顾家的人,很朴素,不攀比。他曾对我说过,要拿出一部分钱给弟弟妹妹上学用。” 说起来,林森浩算是一个寒门学子。 平日除了读书,几乎不干别的。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林森浩考入了复旦大学,选择在医学院就读。 本科毕业以后,林森浩选择了继续深造——考研。 也就是这一期间,林森浩认识了黄洋。 同住在一个寝室,难免会有摩擦。 黄洋家境不错,生活上没复旦,总是以开玩笑的方式奚落林森浩。 2013年3月30日晚,黄洋曾公开说道:“没几天就是愚人节了,我要整一下人。” 林森浩一听,非常敏感,以为他整人的对象就是自己。 一瞬间,林森浩就“恶向胆边生”,心想:“你不是爱整人吗?我先整你一下,让你尝尝个中滋味。” 3月31日,林森浩找到了一个机会,去中山医院担任核磁共振实验志愿者。 从实验室带出了剧毒的二甲基亚硝铵原液。 当天晚上,林森浩就将原液投放到寝室的饮水机,并又往饮水机加了一些水,用来稀释。 第二天,黄洋饮用了毒液,身体很快就出现了不适,一度要躺在地上打滚。 几个小时后,黄洋被送到附属医院就诊。 入院后,黄洋病情加重,肝功能衰竭,还出现了昏迷的症状。 尽管医院组织了多次全市专家会诊,还是不能发现病因。 昏迷了半个月,黄洋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这半个月里,林森浩去医院看望过黄洋三次,希望能得到同学好转的消息。 可是林森浩一直不敢说出真相,导致黄洋不幸离世。 按照林森浩的说法,他一开始没想要黄洋的性命,只是想惩戒一下黄洋,让他醒悟不要奚落别人,稀释原液就是一个证据。 可没想到,林森浩学艺不精,投入的毒液浓度过高,没掌握好剂量,导致舍友离世。 几天后,警察介入其中,找到了林森浩是凶手的铁证。 面对证据和他本人的行踪,以及医院丢失的毒液。 林森浩坦白了一切,承认自己就是下毒凶手。 在审判法庭上,有177名复旦师生为林森浩求情。 究其原因,大家都认为林森浩品性并不坏,只是一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可法不容情,法院还是判处了林森浩死刑,罪名为故意杀人。 在林森浩生命倒数第五天,他留下了遗言:“死刑对我而言,是一个还债。我希望黄洋父母能原谅我,好好生活。对于家人,我只能说对不起,辜负了你们的期望。” 参考资料 《从投毒到死刑:林森浩的心路历程》 凤凰人物
28案天亮了!许敏的房子判回来了熊磊被永久封号了52万要开庭了这是真的吗
【31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