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年底,毛主席找到华国锋:“国锋啊,我看功德林的战犯可以特赦了!”华国锋

清幽画师君 2025-07-01 17:24:53

1974年年底,毛主席找到华国锋:“国锋啊,我看功德林的战犯可以特赦了!”华国锋问道:“全都放了吗?我看有13人就不能特赦!”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对国民党战犯的改造是一项成果辉煌的伟大历史工程。 这些国民党战犯,包括解放战争时期被解放军俘虏的国民党军职少将以上的高级军官,和一些国民党省党部主任委员,大多都是厅级以上的高官。 在1956年以前,国民党战犯大多都在劳改所,后来便全部集中到北京著名的“功德林”。 “功德林”原本是佛教徒出资修建的一所建筑,让战犯们在这里也是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反省。 在改造初期,相当一部分战犯都十分顽固。 由于他们都是旧时代的军人,秉持着“君子不事二主”的理念,对国民党和蒋介石愚忠,对人民政府存在着很深的敌意。 比如说,淮海战役中的黄维。 他当时是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被俘虏后,他非常不甘心。 在功德林,黄维还很不服气说道:“如果把部队重新拉开再打,说不定谁胜谁负!” 强硬的黄维是最后一批走出功德林的,这也是他咎由自取。 不过,一些表现好的战犯,比如说徐州“剿总”司令杜聿明情况就好的多。 被俘前,杜聿明几次想突围,但没有得到蒋介石明确的命令,也只能坚守待援。 被俘后,对中共,也是存满了敌意。 初入监狱,杜聿明还曾一度自杀,在笔记中写下:“遂起自戮之心,期以一人之死解救全家的危难(蒋介石以家人为要挟杜聿明不要投降),即以巨石将头击破,不省人事。” 后来,杜聿明在中共的照顾下,完全扭转了最初的想法,成了第一批释放的高官。 从1959年-1966年,人民政府先后进行过几次特赦。 到了1975年3月,大陆有意改变原有的政策,希望能和台湾改善关系,毛主席便决定特赦余下的所有战犯。 1974年年底,毛主席找到了时任副总理华国锋,对他说:“国锋啊,我看功德林的战犯可以特赦了,留着他们在功德林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华国锋却说:“主席,全都放了吗?我看有13人就不能特赦,他们到现在都没有改变其顽固的思想,尤其是黄维。” 毛主席又说:“全放了,正好可以展示我们的诚意。” 次年1月,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公安部向中央提交了《第七批特赦问题的报告》,列入了在押战犯名单,一共293名。 毛主席还特意嘱咐,特赦之日,请他们吃顿饭,多吃点鱼肉,每人发100元零用钱; 每个人都有公民权,都放了,强迫他们改造也不好; 有些人有能力,还能工作的,可以任用他们。 为此,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长华国锋召开了会议,落实了指示,要求“倒光口袋”,一个不留,不要打埋伏。 此后,清理监狱的时间由公安五局负责,进行了半年之久。 这些国民党死硬战犯出狱以后,有的回到了老家,安度了晚年,有的则跑到了台湾、美国,寻找了自己的亲属。 参考资料 《从第七批特赦到监狱大清理》 中国新闻周刊

0 阅读:117

猜你喜欢

清幽画师君

清幽画师君

清幽画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