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南京解放后,南京总统府门口走来一位贵妇,她对哨兵说:我是陈修良,我要见解放军第37军政委何克希同志!哨兵赶忙回去传达消息,没一会何政委亲自跑出来迎接她。 南京,雨后初晴,一辆吉普车停在总统府前,车门打开,华东野战军35军政委何克希走下车,环顾四周。 总统府原本威严的大门此刻敞开,青天白日旗已被取代。 府门口,一位身穿灰色中山装的中年女子正在等候,陌生人看来,这位女子毫不起眼——中等身材,朴素衣着,眼神却异常坚定。 "陈修良同志!"何克希快步上前。 两人握手的刹那,南京的地下与前线,终于在阳光下相见。 三年前,1946年冬,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南京作为国民党政权中心,防守严密,特务遍布,前八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全部牺牲。 时任中共华中分局书记饶漱石,决定派陈修良担任新一任市委书记。 陈修良当时正在上海工作,46岁,已有26年党龄,接到任命后,陈修良只带了一套,换洗衣服和50元大洋,以"张太太"身份潜入南京。 初到南京,陈修良面临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全市仅剩5名地下党员,且互不联系。国民党保密局、军统、中统三大特务组织布下天罗地网,搜捕共产党人。 陈修良租下汉中路一间破旧居所,以"华德电料行老板娘"身份掩护。 白天,陈修良出门采购电器零件;夜晚,秘密接头发展组织。第一个月,陈修良只恢复联系了两名党员。 危险无处不在,1947年春,军统特务曾搜查过陈修良住所。 当时,一份重要文件藏在枕头里。 陈修良冷静招待特务喝茶,谎称是从上海来做小本生意的寡妇,特务搜查一圈无功而返。 一年后,南京地下党已有276名党员,渗透进国民政府财政部、警察局等要害部门。 陈修良在南京栖霞山建立秘密电台,与山东解放区保持联系。 情报源源不断送往前线,为解放军作战提供关键支持。 1948年底,淮海战役打响。华东野战军35军政委何克希,正指挥部队向江南挺进。 何克希1914年生于四川,1932年参加红军,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屡建战功。 此时,35军担负突破长江天堑的重任。 南京情报站密集发来电报:国民党军队溃不成军;长江防线告急;蒋介石可能南逃,何克希据此建议提前准备强渡长江。 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渡江战役全面展开。 35军奉命在江宁段突破敌防线,关键时刻,一个棘手问题摆在何克希面前:船只严重不足。 国民党撤退时曾焚毁大量渔船,现有船只最多运送三分之一部队。 千钧一发之际,南京地下党出手了,陈修良调动下沿江地下组织全力搜集船只。 仅一天时间,200余艘渔船被秘密集结到渡江点。 江面上,解放军战士手握武器,划着民船,分批渡江,当晚,35军全部渡过长江。 4月22日,104师从东郊杀入南京城,国民党最后4万守军仓皇南逃。 陈修良派出地下党员,引导解放军占领电报局、广播电台、水电厂等关键设施。 陈修良通过秘密渠道,向解放军提供了南京城内,军事要地的详细情报,包括地雷分布、火力点位置。 这使35军能够迅速精准打击,减少双方伤亡。 接近总统府时,解放军遭遇顽抗,地下党情报显示,守军准备炸毁府内机要文件。 陈修良立即指派潜伏在,国民党内的党员出面调停,为解放军争取了宝贵时间。 最终,总统府完整无损地被接管,数万份重要文件得以保存。 4月23日下午,解放军正式接管南京市。 陈修良摘下伪装多年的面具,走出地下,迎接35军首长何克希。 总统府内,何克希与陈修良交换情报,何克希展示了解放军作战地图,陈修良则拿出南京地下党员分布图。 两张地图重叠时,一个惊人事实浮现:在国民党心脏地带,中共地下党已建立起,全面渗透的网络。 从最初5名党员,发展到2700余人,南京地下党成员遍布政府各部门,甚至渗透进军统内部。 惊人的成就是,策反国民党空军少校飞行员俞渤等三人,驾驶B-24轰炸机投诚解放区,带来大量军事情报。 没有枪炮,没有军队,一群普通人利用智慧与勇气,在敌人心脏地带建立起坚固堡垒。 仅情报工作一项,陈修良组织便向前线提供了,300余份高价值情报,助力解放军制定作战计划。 会面后,陈修良立即投入城市接管工作。 南京地下党员纷纷"浮出水面",担任各单位联络员。 特别是金融、通信、水电等关键部门,均有地下党员协助交接。 这确保了南京解放后,社会秩序迅速恢复,城市功能正常运转。 解放后,陈修良历任南京市委常委、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何克希则成为华东装甲兵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8年,陈修良在上海去世,享年91岁。 生命最后时刻,这位曾潜伏在敌人心脏地带的女市委书记,仍然保持着低调朴实的作风,未留下任何回忆录或自传。
建国初,甚至有部分将帅手握几十万兵力,为何没一人敢拥兵自重?“老彭,你看这中
【3评论】【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