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612高地上,我军战士吴建国身中8弹倒地,一个越军军官想拿走他的枪,

玲珑说历史 2025-05-19 14:55:46

1979年,612高地上,我军战士吴建国身中8弹倒地,一个越军军官想拿走他的枪,这时,吴建国却睁眼,抱着对方滚下山崖!

吴建国,1962年出生在南方的一个小山村,家里条件普通,父亲是老红军,母亲是种地的农妇。小时候,他常听父亲讲抗战时的故事,那些打鬼子、护家园的经历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长大后,他没啥远大理想,就是单纯觉得男儿就该保家卫国。1979年1月,17岁的他报名参军,满腔热血,觉得自己总算能干点大事了。入伍后,他被分到步兵连队,年纪小,个头也不高,战友们都挺照顾他。炊事班长看他瘦,经常偷偷给他多舀一勺饭,班长也总叮嘱他战场上别逞能。可吴建国不服输,训练特别刻苦,扛枪、投弹样样不落人后。他性格开朗,爱帮人,战友们都喜欢叫他“小吴”,觉得这小子靠谱。

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战事爆发,吴建国所在的连队接到任务,要突袭612高地。这地方地势险,山高坡陡,越军在那儿屯了不少兵,工事挖得密密麻麻,火力也猛得要命。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战斗就打响了。吴建国跟在班长后面,打算摸上去偷袭,可还没走多远,越军就发现了他们。枪声一下子炸开,子弹跟不要钱似的飞过来。班长当场中弹,胸口全是血,倒下去就没声了。吴建国眼睁睁看着,眼眶一下就红了。他抓起班长的枪,大吼着往前冲,完全不顾自己才17岁,也没想过还能不能活着回去。

那会儿,他就像豁出去了,手榴弹扔出去,炸了越军一个机枪窝,又端着刺刀捅倒了三个敌人。战友后来回忆,说他那股劲儿简直不像个新兵。可他这么勇,越军也盯上他了。子弹密集地扫过来,吴建国身上连中8枪,肩膀、胸口、大腿全是血窟窿,军装都被染红了。他扑通一声倒下,气儿都快没了,谁看了都觉得这小子肯定完了。

就在这时候,一个越军军官走了过来。这家伙估摸着吴建国死了,想捡个便宜,把他的枪拿走。可谁能想到,吴建国居然还有意识!就在那军官伸手的一瞬间,他猛地睁开眼,拼尽最后一口气扑上去,双手死死掐住对方脖子。两人扭在一起,翻滚着就从山坡上摔了下去,直接滚下山崖。那一幕,太震撼了,谁也不知道他哪来的力气。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在山脚下找到他的遗体,他的手还扣在那个越军军官身上,眼睛瞪得圆圆的,像是至死都不肯松手。战友们试着帮他合上眼,可怎么都合不上,大家伙儿都哭了,说这17岁的“小吴”真是条汉子。

战后,连队报上去,吴建国被追记了一等功。他的故事很快传开了,不光在部队里,连村里人都知道了。清明节时,活下来的战友回来看他,带了点野花放在墓前,聊起那时候一块儿训练、一块儿扛枪的日子,眼泪止不住。他老家的村子后来也常提起他,说这小子没白活,给家里争了光。部队还把他的事迹写进了军史,新兵入伍时都得学一遍,说这就是咱们中国兵的骨气。多年后,612高地成了纪念地,有人专门给吴建国塑了像,他就那么站那儿,像在守着那片土地。

吴建国不是啥大人物,就是个普通的农村娃,家里没啥背景,也没读多少书。可他身上有股劲儿,那种为国为民豁出去的劲儿,不是谁都能有的。1979年那会儿,打仗的兵大多跟他差不多,都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家里穷,文化低,可一上战场,真不含糊。那时候国家刚改革开放没多久,日子苦,大家伙儿都憋着一口气,想让国家强起来。吴建国的事迹听着挺传奇,但其实他代表的就是那群默默拼命的人。他们没想过当英雄,就是觉得该干啥就干啥,哪怕搭上命也在所不惜。

这场中越边境的仗,打得惨烈,612高地只是其中一小块。越军那边也不是啥好对付的角色,他们工事修得扎实,武器也不差,仗着地形跟咱们硬拼。吴建国这种拼死一搏的事,在那场仗里不算少见。咱们这边死了不少人,越军那边也好不到哪去。战争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拿命换命,吴建国滚下山崖那一刻,可能根本没想过自己会留啥名,就是本能地不想让枪落到敌人手里。这种本能,挺接地气的,也挺让人心疼。

0 阅读:52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