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八路军侦察员外出执行任务时,恰好与一队敌人擦肩而过,没承想,其中一

行走的小房车 2025-05-16 18:03:35

1944年,八路军侦察员外出执行任务时,恰好与一队敌人擦肩而过,没承想,其中一个伪军突然大喊:“快抓八路!” 山东桓台县刘茂村出了个硬汉子叫刘锡琨,1916年出生的庄稼户孩子,家里穷得叮当响,吃顿饱饭都难。 那年头山东地面上讲究练拳脚,村里老少爷们都会耍两下子。刘锡琨打小跟着大人练功夫,刀枪棍棒耍得溜,胳膊腿结实得跟铁打似的。 1937年日本鬼子打进来,山东地面乱了套。 刘锡琨二话不说投了抗日队伍,给第五军司令员廖容标当贴身警卫。 这小子别看年纪轻,办事机灵枪法准,跟着队伍东奔西跑立了不少功劳。 廖司令觉得他是块搞侦察的好料,第二年就把他调到山东第四纵队当侦察参谋。这调令可了不得,往后鲁中地区传开的那些个传奇故事,都是打这儿起的头。 1944年开春那会儿,刘锡琨弄到份要紧情报。 往常他都挑小路走,这回情况紧急,换了身买卖人的衣裳走大路。哪知道刚出镇子口,迎面撞上扫荡回来的鬼子和二鬼子。 这伙人刚抢了老百姓的鸡鸭牲口,刺刀上挑着老母鸡,枪杆子上挂着腊肉,正嘻嘻哈哈往据点走。 要是搁平时,刘锡琨非得躲在暗处放冷枪不可。 可这回怀里揣着重要情报,他压着火气把帽檐往下扯了扯,贴着路边想混过去。眼瞅着就要错身而过,队伍里突然蹦出个二鬼子,扯着嗓子喊:"这不是刘锡琨嘛!快逮八路!" 刘锡琨扭头一瞅,心里咯噔一下。原来前些日子逮过这二鬼子,当时觉着都是中国人,教训几句就放了。哪承想这王八羔子恩将仇报,这会子把他给认出来了。 说时迟那时快,刘锡琨掏出匣子枪"砰砰"两响,撂倒俩鬼子兵,身子一猫窜上路旁田埂。后头子弹跟下雨似的追过来,打得土块乱飞。 他借着大树当掩体边打边撤,三拐两拐钻进个村子。瞅准个空院子翻墙进去,躲在堂屋里守着门窗。 外头鬼子和二鬼子把院子围得铁桶似的,子弹打得窗户纸噗噗响。刘锡琨心里明白,这儿离鬼子据点近,拖久了援兵来了更麻烦。 眼珠子一转有了主意,故意放个二鬼子冲进屋,反手一枪解决后扒了那身黄皮换上。顺着灶台爬上烟囱,蹲在房顶上朝西边胡乱打枪。 底下那帮傻蛋真当他要往西跑,乌泱泱全往西边追。 等他们醒过味儿来,刘锡琨早把黄皮褂子甩了,从东头溜出村子没影了。后来听老乡说,鬼子在村里转悠到天黑,连根头发丝儿都没找着。 这事儿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史》里有记载,桓台县档案馆现在还存着当年的战斗简报。刘锡琨后来当上了鲁中军区特务团团长,带着队伍端过十几个鬼子炮楼。 1983年济南军区出的《齐鲁烽火录》里头专门有章写他,说这位老侦察员最绝的本事就是随机应变,多少次险情都能化险为夷。 要说刘锡琨这身本事,还得归功他打小练的功夫底子。 那时候村里人防土匪都练把式,他跟着武把式学得认真,蹿房越脊的功夫比野猫还利索。这身本事在打鬼子时候可派上大用场了,多少次被围困都能靠着轻功脱身。 后来队伍里传开了,说刘参谋是"草上飞",鬼子听见他名号都打怵。 不过刘锡琨自己倒不觉得有啥了不起,老跟战士们说:"咱庄稼人打仗就靠胆大心细,见招拆招呗。" 这话在鲁中抗日纪念馆的展板上还能看见,旁边配着他当年用过的匣子枪,枪把子上还留着道豁口,就是那年突围时候磕的。

0 阅读:52
行走的小房车

行走的小房车

硬核闯荡边走边成长,单人用自行车拖挂小房车穷游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