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一个8岁的学生因顶撞老师,被老师打了10下手板,没承想,学生哭着说

行走的小房车 2025-05-16 18:03:00

1924年,一个8岁的学生因顶撞老师,被老师打了10下手板,没承想,学生哭着说道:“我回去就让我爸毙了你!” 1924年春天,奉天城东关小学的教室里传出一阵戒尺拍打声。八岁的张学思咬着牙站在讲台前,右手掌心被教国文的王老先生抽得通红。 这个留着八字胡的老学究气得胡子直抖——刚才上课时四少爷非但背不出课文,还梗着脖子顶撞师长,说自己将来要当大元帅,读这些酸文假醋顶个屁用。 这事儿要是搁在普通学生身上,挨完打也就过去了。可张学思不一样,他亲爹是坐镇东三省的张大帅,亲娘是得宠的四姨太。 当天下午四少爷肿着右手回家,冲进厨房就找菜刀要剁了王老师。四姨太见着宝贝儿子受了委屈,当即就要带着卫兵去学校问罪。 正闹腾着,五姨太寿懿从里屋掀帘子出来,几句话就压住了场面:"老四你别犯浑!大帅最恨家里人仗势欺人,上回老三在戏园子闹事,屁股都被皮带抽开花了。" 要说这张大帅府里的规矩,还真跟外头传的不一样。张作霖虽然是个带兵出身的粗人,可对子女教育看得比谁都重。 当年在八角台拉队伍时,他就专门请了前清举人当账房,后来当了奉天督军,头件事就是给自家宅院办私塾。 据《沈阳教育志》记载,张作霖曾公开说过:"我老张吃了没文化的亏,不能让崽子们走老路。" 这边厢五姨太转头就给学校拨了电话,接电话的校长早吓得两腿发软,没成想电话那头传来个爽利女声:"王家老先生在吗?我们四少爷皮实,该打就打!赶明儿我让副官送两包关东烟过去,劳您多费心管教。" 这话传开之后,奉天城的教书先生们腰杆都挺直三分——连张大帅家的小祖宗都打得,谁家孩子还敢造次? 要说最难受的还是张学思,第二天大清早,副官开着汽车把他押回学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王老先生鞠了三个躬。 这事儿后来被写进《奉天时报》的教育专栏,标题就叫"虎父无犬子,严师出高徒"。不过据张学思晚年在《我的回忆》里透露,那天回家路上他哭湿了半截袖子,倒不是疼的,是觉得在同学跟前丢了面子。 张作霖听说这事后的反应更有意思,他特意把全家老小召集到堂屋,指着四姨太的鼻子骂:"慈母多败儿!往后哪个崽子敢在学校耍横,老子亲自拿马鞭抽!" 转头又对教书先生们放话:"我这些兔崽子在校门里头,跟贩夫走卒家的娃娃没两样,该打就打,该骂就骂!" 这话可不是嘴上说说,当时奉天省教育厅的档案里记着,张作霖给全省教员涨了三成薪水,还专门从德国进口了教学器材。 有个日本领事在酒桌上笑话他穷讲究,张大帅把酒杯往地上一摔:"你懂个球!老子这是给东三省存家底呢!" 说来也怪,经了这顿手板,张学思倒真收了性子。后来考上奉天中学,年年拿优等生奖状。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跟着流亡学生跑到北平,在燕京大学念书时还组织过抗日救国会。建国后担任海军参谋长,成了张家兄弟里最有出息的一个。 回头再看当年那顿手板,倒是应了关东的老话:小树不修不成材。张大帅虽是草莽出身,可在这事上看得明白——教书先生手里那把戒尺,比军营里的马鞭金贵多了。 要不怎么说"乱世重教,盛世兴学",这道理放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行走的小房车

行走的小房车

硬核闯荡边走边成长,单人用自行车拖挂小房车穷游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