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他先我一步走,这样我才能安心离开。”2017年,广东一位83岁老太太喂给

青琰纪史噜 2024-10-17 20:48:11

“我希望他先我一步走,这样我才能安心离开。”2017年,广东一位83岁老太太喂给瘫在床上的儿子一碗粥,之后,泪眼婆娑的看着儿子没了呼吸,老人擦干了泪,前去法院自首,法官了解原因后,也无不为之感动!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广州八旬母亲“因爱杀子”被判三缓四,检察长解释从宽缘由》2017-11-08)   “法官我自首,我杀了自己的儿子。我希望他先我一步走,这样我才能安心离开!”八旬老人王婉兰(化名)在庭审台上沉痛的说道。   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是孩童环绕。王婉兰看着家里的大儿子,看着他无人做伴略显孤寂。于是两人商量着再生一个,这样以后两个孩子可以互相陪伴互相扶持。   却不想,王婉兰属于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在那个医疗技术不是很发达年代,生孩子的风险比较大。   邻居们纷纷劝阻:“王姐,这孩子不能生啊!你会有生命危险的。”出于对孩子的母爱,王婉兰说:“不管多大的风险,这个孩子既然已经选择了我们作为他的父母,我们就要负责任的把他生下来。让他看看这个世界,看看我们。”   怀胎十月,在王婉兰和他丈夫的期盼下,二儿子终于出生了。取名李建恩,希望他健健康康,知感恩。   随着李建恩的逐渐长大,王婉兰发现儿子的与正常人不太一样。夫妻俩带着儿子来到医院检查,现实给了他们一个重击。他们的儿子患有“唐氏综合症”即先天大脑发育不全和肌肉萎缩。   即使听到儿子的症状无法治愈,王婉兰也没想过放弃。从那时起,王婉兰一家的生活开始走下坡路。   因为儿子的肌肉萎缩,他无法照顾自己。为母则刚,身为母亲的王婉兰挑起了这份重担。退去电厂里的工作,肩负起每日给儿子喂饭、翻身、擦身、洗澡等琐碎的护理工作。   这样繁琐的事情一做便是几十年。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苦难专挑穷苦人”王婉兰的丈夫也因为维护家里生活而熬坏了身体。突发疾病去世,只留下了瘫痪在床不能动的儿子和年迈的妻子。   老伴的去世,让王婉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迈的身体被时间冲刷的脆弱不堪,儿子的病情也在逐渐恶化。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让本就希望渺茫的她,看不到一点生存的机会。   为了不拖累大儿子一家,王婉兰决定听从邻居的劝解,带着儿子待在养老院里。   2017年,83岁王婉兰发现自己身患重病,看着儿子在养老院的生活,她陷入绝望。万一她走在了前面,她的儿子怎么办?谁来照顾他?即使有人细心照料,但是又怎能和自己的相比。   深夜,她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经过多天的心里挣扎,她做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她每天以失眠为由,陆续从医院购买安眠药,并小心翼翼的收集起来。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她连续积攒了60粒。   2017年5月9日,王婉兰将积攒已久60粒的安眠药拿出,并碾碎与平日里喂给儿子的米粥里。她颤颤巍巍的将儿子扶起,靠在床头,一勺一勺的将米粥喂给儿子。看着儿子那清澈的眼眸,她眼眶通红强忍着泪水,等待儿子的熟睡。   握着儿子的手,看着他慢慢的熟睡,直至再也没有醒来。她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她没有放声大哭,趴在儿子的床边,无声的痛苦着。   等待着心中的痛楚平稳下来,她步履蹒跚的来到警局门口投案自首。   随着王婉兰的投案自首,这件事情很快便宣判结束。在法庭上83岁的她缓慢平整的讲述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她说:“我实在是养不动他了。”   由于事件不属于情节恶劣,法院最终对王婉兰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期四年执行。   此次案情一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纷纷为其痛心惋惜,并表示理解与同情。   “虎毒不食子”她是多绝望,才会亲手杀了自己含辛茹苦抚养46年的儿子。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自己决定的,没有人可以决定他人的生死。身为母亲也没有权利决定自己孩子的生命。于是,在内心良知的谴责下,她选择自首。虽触犯法律,但其悲可悯,其情可宥。   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但是生活的残酷,不得不让我们低下头颅。可在低下头颅的同时,不能让人性丢失,要保持初心。   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相同的案例,他们还在接受着生活的考验。为此,在他们身处绝境时,尽我们所能,给予他们一些支持,一些帮助,一些鼓励,让他们在泥潭中寻得一丝希望。

0 阅读:40
青琰纪史噜

青琰纪史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