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近年来,我国加大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让耕地面貌焕然一新,一片片高标准农田孕育着希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铺就了一条坦途。 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增加了1758万亩,已经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目前,全国已经建成了超过10亿亩的高标准农田,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些离不开我国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 ,那些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在政府的精心治理下,摇身一变成了丰收的良田。 河北沧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那里,改良后的土地亩产量可以达到1000斤左右,农民的钱包也鼓了起来。 甘肃定西也投入了大笔资金来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将“三跑田”改造成“三保田”,玉米和马铃薯的单产分别提高到了1100公斤和3000公斤左右。 当然,光有好土地还不够,还得有好机械。各地政府心里有数,纷纷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山西省投入上千万资金,创建了49个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极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山东莱州则对高标准农田进行数字化升级,实现了全环节精细化管理,预计可增产粮食50万公斤。 除了大型农机,小众农机也在农田里大显身手,比如鲜食玉米收获机、花生收获机等,不管是平原还是山区,不管是大田还是小地,总有一款农机能派上用场。 这些小众农机穿梭在田间地头,将一望无际的农田收割得干干净净,让丰收的景象更加触手可及。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关乎国计民生。让我们为伟大祖国的粮食事业喝彩,为千千万万奋战在农业生产一线的人们点赞。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2024-10-15——《耕地面貌一新、“小众农机”奔跑田间 这些是农田里的新“丰”景》)
今年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近年来,我国加大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让耕
青琰纪史噜
2024-10-16 17:11:39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