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周总理和陈毅元帅同乘轮船考察三峡,站在甲板上,赏大好河山,壮阔美景,

不急不躁文史 2025-11-27 20:56:01

1958年,周总理和陈毅元帅同乘轮船考察三峡,站在甲板上,赏大好河山,壮阔美景,合影留念。 1972年11月21日,北京,周恩来听完葛洲坝工程汇报,说了一句很直接的话:“解放后二十年,我关心两件事,一个水利,一个上天。” 中国多水也多水患,老话说“仁者好山,智者乐水”,江淮平原出来的人,更记得的是屋梁上的水印、地里的烂谷子。 周恩来少年时挨过大水,后来总讲,要“使水患成为水利”“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 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淮河、黄河、长江列为大事,又点名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等工程,把这些河和库都装进自己的账本里。 黄河上,三门峡是重头。 1953年,他把“根治黄河”列入苏联援助的一百五十六个工程项目;1954年底,黄河规划委员会决定,三门峡水利枢纽作为第一期工程主要项目;1957年4月正式开工。 苏联水利专家以闸门启闭困难、需要延长工期为由,不同意修改原方案,陕西方面担心库尾淤积和移民任务过重,一下都提了出来。 1958年4月21日至24日,周恩来把会开到三门峡工地,彭德怀、习仲勋到现场参加。 会上把水库规划、设计寿命、防洪效果、库区移民、水土保持、工程施工逐项摆出来,反对意见也要求讲清。他最后定下原则:“防洪为主,其他为辅,先防洪,后综合利用,确保西安,确保下游”,同时提出坝高按360米设计,坝基打牢,施工按350米控制,缩短回水,减少移民。 回到北京,他主持两次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意见,写信向毛主席汇报黄河规划和三门峡工程情况,附上水电部党组的报告,报请中央政治局同意。 1960年,三门峡完成蓄水。1959年10月12日至13日,他第二次到三门峡,与建设者谈工作和生活,在工地研究1960年汛期拦洪蓄水及后续治黄部署,提出依靠群众,大面积治理山丘地区,干支流水库同步推进,控制水土流失。1961年10月8日,他第三次陪外宾视察三门峡水工机械厂和水利枢纽,了解蓄水运用。 1974年12月,他病中看到新华社关于三门峡水利枢纽改建的报道,还追问改建效果和泥沙问题。 长江三峡这头,1955年12月30日,周恩来听长江流域规划战略重点汇报时,把三峡河段圈出来,说三峡水利枢纽“对上可以调蓄,对下可以补偿”,在长江流域规划中应是主体工程。 1958年2月26日至3月6日,他率中央有关部门、沿江省区负责人和中外专家一百多人,从武汉乘“江峡”轮溯江到重庆,察看荆江大堤,下到南津关坝区、三斗坪坝区踏勘,在中堡岛上反复打量坝址。 3月2日至3日,他在“江峡”轮上主持三峡讨论会,把三峡要不要修、能不能修、是不是主体工程、有无巨大经济效益、要不要争取提前修这些问题一一拎出来。 3月6日下午,他概括讨论,认为大家一致赞成三峡工程必须搞、也能够搞,在政治和经济上具有重大意义,技术上也是可能的。同时提出,以三峡为主的长江流域规划要坚持“统一规划、全面发展、适当分工、分期进行”十六字,处理好远景与近期、干流与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工程、水电与火电等关系。 3月23日,他在成都会议上作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报告,会议通过。 4月5日,中央政治局批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写明从国家长远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方面看,三峡水利枢纽“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要“积极准备,充分可靠”。 1958年8月,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面对全国经济困难,他在长江规划工作会上讲,国家日子紧,对三峡工程“雄心不变,加强科研”,建设步伐要缓一缓。之后,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在他领导下编制《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三峡工程没有匆忙上马,为以后开工打下基础。 从长江往北折,是北京东北角这盆水。 1958年6月,为根治潮河、白河水害并保障北京供水,党中央决定提前动工修建密云水库。此前周恩来多次到十三陵水库、怀柔水库察看。1958年6月23日,北京市委、河北省委和水利电力部联名的《关于修建密云水库的请示》送到他案头。 1958年9月1日,这座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规划、设计、修建的华北地区最大水库正式开工,目标是“一年拦洪度汛,两年基本完成”。 1959年5月19日,他在密云水库指挥部看进度,发现白河主坝工程量大于潮河主坝,又开工较晚,当即决定再调1万名解放军支援白河主坝;不在北京时,他就派人或打电话了解情况。 在密云工地,他每次来都先问民工生活和身体状况,提出把两班制改为三班制,注意劳逸结合,嘱咐按规定发生活补贴和零花钱,生病要能看上病,还要安排放电影,任何人不得借口克扣。 修水库占了大量劳动力,他又惦记农业生产。 1959年9月拦洪成功后,他在工地同大家商量撤回民工务农:不受益县的民工先回,受益县的后回,河北的先回,北京的后回,密云县的民工最后回。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 遵照遗嘱,部分骨灰撒入密云水库。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