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群说台湾没有烂尾楼,一查还真是,台湾是期房先付定金,房子盖完之后才付首付和贷

火龙果阅览世界 2025-11-27 16:14:47

李立群说台湾没有烂尾楼,一查还真是,台湾是期房先付定金,房子盖完之后才付首付和贷款,有效的避免了烂尾楼的产生。 70岁的“老戏骨”李立群最近一席话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他说,在他生活的台湾,根本就没有“烂尾楼”这一说。这话听在很多正陷于焦虑的大陆购房者耳中,五味杂陈。 要知道,李立群虽然因为此前的言论风波备受争议,但他横跨海峡的特殊经历,让他对两岸民生的观察有着独特的视角。 这位在大陆拍了26年戏的演员,早在1990年就带着父亲的遗愿回到河南老家寻亲。 当年父亲去台湾时留下了原配和长子,这份几十年的亏欠最终化作了李立群对哥哥一家的倾力相助——他不仅还清了哥哥的外债,翻修了破败的老宅,还直接盘下一个工厂给家里经营。 正因为见识过普通家庭生活的艰辛,他对房产这个关乎老百姓安身立命的问题,才看得格外通透。 我们这边让无数家庭痛彻心扉的“烂尾”顽疾,在海峡对岸和特区香港,确实有着完全不同的剧本。这背后的核心差异,不是盖楼的技术,而是这钱到底放在谁手里。 在台湾买预售屋,购房者心里是不慌的。你只要交一笔定金,这钱也不是给开发商挥霍的,而是直接锁进了第三方信托机构的保险柜里。 开发商要想拿到后续的房款和银行贷款,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把房子完完整整盖好,并且通过各项严苛的验收。简单说,就是“货到付款”。 一旦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商敢停工烂尾,不仅后面的大头款项一分拿不到,之前收的定金也得乖乖退回来。在这种制度设计下,开发商自然不敢轻易造次。 同样的逻辑,香港做得也相当彻底。在香港买期房,钱是银行划给开发商的。如果开发商卷款跑路或者资金断裂,这个“大雷”由银行来扛。 银行得把首付款全额退给购房者,剩下的官司、追债,那是银行和开发商神仙打架的事,老百姓不需要为了别人的经营失败买单,毫发无伤。 反观我们当下的很多预售制度,风险几乎全压在了最弱势的购房者身上。房子刚起个头,几百户业主就把几十万首付交了,每个月还得雷打不动地还房贷。 结果开发商两手一摊资金链断裂,工地长了草,业主们还得一边租房一边供着这栋并不存在的“空中楼阁”。 更让人唏嘘的是广州的一些案例,业主看着烂尾楼实在还不起贷选择断供,转头却被银行起诉,房子没住进去,反倒背上了失信记录,银行卡被冻结,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种对比显露出的,其实是对产权属性和交易安全理解的根本差异。李立群所称道的台湾房产,除了交易环节的安全,在产权上也更接近我们农村的宅基地。 那是实打实的永久归属,只要你不卖,就能世世代代传下去,这点倒是和大陆农村“申请即所得、国家给补贴”的宅基地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在城市商品房的交易逻辑里,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防火墙,买房成了一场赌博。面对这种不得不改的困局,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和业内人士疾呼,必须重塑规则。 建议的核心在于将现行的预售制改为“按工程进度分期付款”,房子盖一层付一层的钱,资金必须在监管下专款专用。 既然买房是老百姓一辈子最大的投入,就不能让他们拿着半生的积蓄去填开发商的资金黑洞。 无论是借鉴台湾的“完工再付”,还是香港的“银行兜底”,只有把那道关乎资金安全的“防火墙”真正立起来,才能让大家不用在“居者忧其屋”的恐惧中挣扎,真正能安心拥有一个家。

0 阅读:16
火龙果阅览世界

火龙果阅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