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菲律宾人发帖称,中日两国气氛紧张,他原本发了篇短文想批判中国大陆民众喊战的这种危险想法,没想到从菲律宾到马来、新加坡、印尼的华人,清一色站队“能打日本太好了”,尤其是听到日本可能介入台海,更是直言“终于能为二战讨公道”。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历史记忆,是祖辈用血泪换来的集体觉醒。 说到底,这个菲律宾人根本没搞懂,他眼里 “危险的喊战想法”,在东南亚华人心里根本不是冲动,而是祖辈用命攒下的历史本能。 要知道日军当年在东南亚对华人下的狠手,可不是书本上轻飘飘的文字,是刻在家族血脉里的伤疤,现在日本敢动台海的心思,不过是把这道旧伤疤又捅了一下而已。 就说新加坡,1942 年日军刚占领就搞 “肃清大屠杀”,拿着所谓 “反日分子” 名单抓人,实际就是对着华人下手。 滨海湾一带的海滩上,当时堆的全是被处决的华人尸体,后来统计光有名有姓的遇难者就有好几千,没留下名字的更是数不清。 马来亚那边更惨,日军抓华人当劳工修铁路,饿了不给饭、累了不准歇,铁路修完直接把人推进山沟,现在马来亚的 “死亡铁路” 遗址旁,还立着华人劳工的纪念碑,碑上的名字密密麻麻,都是当年没熬过来的人。 印尼的华人也没逃过,日军在苏门答腊抓华人富商 “捐钱”,给不出钱就直接烧房子、抓家人,很多华人家庭一夜之间家破人亡 。 这些事不是传说,是东南亚华人家里长辈聊起就红眼睛的真事,有的老人至今还留着当年躲日军搜查时藏过的破碗,有的家里还摆着没等到亲人回来的旧照片。 这些东西比任何道理都管用,让他们一听到日本军国主义抬头,就本能地警惕。 更别说当年华人根本没坐以待毙,祖辈们的抗争早就把 “反日” 刻成了集体记忆。 陈嘉庚当年在新加坡振臂一呼,南侨机工就有三千多人回国支援抗战,他们开着卡车在滇缅公路上运军火,日军飞机天天炸,很多人连名字都没留下就摔下悬崖。 马来亚的华人组建了 “马来亚人民抗日军”,躲在雨林里打游击,用土枪土炮跟日军周旋,不少年轻人为了保护村民,被日军抓住后活活烧死。 这些故事不是只存在于历史书里,东南亚华人家庭聚会时,长辈总会讲起 “你爷爷当年怎么帮游击队送情报”“你太姥爷为了藏军火差点被发现”... 连孩子们玩游戏,都爱模仿当年游击队打日军的场景。 这种代代相传的记忆,比任何宣传都深刻,所以现在听到日本可能介入台海,他们第一反应不是 “别打仗”,而是 “当年的账还没算清,又想来挑事?” 日本这些年的小动作,更是把华人的警惕变成了反感。 明明当年在东南亚犯下那么多罪,日本政府却从来没正经道歉,反而忙着改教科书,把 “侵略” 说成 “进出”,首相还年年去参拜靖国神社 —— 里面供奉的战犯,好多就是当年在东南亚指挥屠杀华人的刽子手。 新加坡华人社团前年组织过一次 “二战受难者纪念展”,特意把日本教科书里的谎言和当年的老照片摆在一起,来看展的华人不管老少,都对着那些照片红了眼. 还有印尼华人,去年日本想在雅加达搞 “日印尼友好年” 活动,华人社团直接联合起来抗议,举着 “先道歉再谈友好” 的牌子,最后把活动搅黄了. 这不是故意捣乱,而是他们早就看透了,日本连过去的错都不敢认,现在说什么 “和平” 都是假的,一旦有机会,还会走当年的老路。 所以说,南亚华人不是喜欢打仗,是怕忘了当年的痛,怕自己的孩子以后还要面对当年祖辈的危险。 他们喊 “能打日本太好了”“终于能为二战讨公道”,不是冲动,是憋了几十年的话,是看着日本一次次挑衅后的忍不住 —— 毕竟谁也不想让祖辈用血泪换来的和平,再被当年的侵略者搅乱,更不想让当年没算清的账,再拖到下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