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里要派两个人去驻村,局长物色了两个人选,一个是财政局副局长的儿子小贾,一个是普

青雪饼干 2025-11-27 14:43:27

局里要派两个人去驻村,局长物色了两个人选,一个是财政局副局长的儿子小贾,一个是普通科员老张。局长说:“驻村也是一种履历,将来回来后晋级、评优都会优先考虑。”两人第二天就收拾行李去了村里。村支书领着他们到村委会,安排了两间宿舍。老张放下行李就问:“村里现在最急的事是啥?”村支书叹口气:“能有啥?山上那片苹果熟了,路不好,拉不出去,都快烂地里了。” 局里开大会那天,局长扫了眼台下,点了两个人名。 一个是小贾,财政局副局长家的,西装袖口总别着块金表。 一个是老张,办公室的老科员,头发白了大半,总穿件洗得发白的夹克。 “驻村算基层履历,”局长推了推眼镜,“回来优先晋级评优。” 第二天一早,两人拎着行李站在了村委会门口。 村支书是个黑瘦的汉子,领他们进后院,两间宿舍对着门,墙皮掉了好几块,窗台上摆着半袋晒干的野菊花——去年秋天采的,据说泡水能明目。 老张把帆布包往床上一扔,灰尘腾起来,他拿手扇了扇,转头问支书:“村里眼下最急的事是啥?” 小贾没接话,掏出手机对着墙上的帮扶政策海报拍了张照,指尖在屏幕上划拉着。 支书蹲在门槛上叹口气,从烟盒里抖出支烟,说山上那片苹果林有三百多亩,果子都红透了,可通往镇上的路是坑洼的土路,前几天下过雨,车一进去就陷,现在好些果子都软了,有的已经烂在树底下。 谁能想到,这两个看起来格格不入的人,后来会一起蹲在苹果地里啃馒头呢? 第三天大清早,老张揣着俩凉馒头往山上走,露水打湿了裤脚。 小贾在宿舍打电话,声音压得低:“爸,这边条件挺差,路都没有,苹果运不出去……” 老张爬到半山腰时,看见果农老李正蹲在树底下哭,脚边堆着一堆烂苹果,黏糊糊的汁水流到石头缝里。 他捡起个没烂透的苹果擦了擦,咬了一大口,脆生生的,甜汁直往喉咙里钻——这果子要是运出去,准能卖好价钱。 下午小贾接到电话,说他爸联系了镇上的运输队,明天就来拉果子。 可第二天运输队的卡车开到山脚下就停了,司机探出头骂骂咧咧:“这路是人走的?轮胎陷进去就别想出来!” 小贾脸涨得通红,站在路边搓手。 老张蹲在河边抽烟,看着浑浊的河水往下游淌,忽然拍了下大腿:“这河道!把石头垫一垫,拖拉机准能走!” 河道是早年修的,冬天水浅,河底全是鹅卵石。 他脱了鞋跳进河里,抱起块石头往中间扔,“扑通”一声溅起水花。 村民们你看我我看你,有个年轻人喊:“张干部都干了,咱们还愣着干啥!” 小贾站在岸上看了会儿,也脱了鞋,裤腿卷到膝盖,抱起块比他脑袋还大的石头,没走两步就“哎哟”一声,石头砸在脚边,溅了他一裤子泥。 老张回头笑:“慢慢来,别逞能。” 那天太阳落山的时候,河道里垫出了一条窄窄的石子路,刚好能过一辆小型拖拉机。 小贾坐在河边揉脚踝,老张递给他个苹果,两人啃着苹果看夕阳,影子拉得老长。 后来有人跟老张说:“还是小贾有办法,要不是他爸联系车,果子再好也运不出去。” 老张蹲在苹果堆旁装筐,头也不抬:“路是大家垫的,车是他联系的,少了谁都不行——这村里的事,从来不是一个人能办成的。” 老张为啥这么拼? 他老家在另一个山区,小时候见过母亲背着山货走几十里山路,走到镇上货都坏了一半。 他见不得老李那样的眼神,像看着自家孩子生病却没辙的父亲。 小贾呢? 他一开始确实觉得驻村就是走个过场,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回去就能升职。 可那天看见老张手上的血泡,看见村民们扛石头时脖子上暴起的青筋,他忽然觉得金表在手腕上有点沉。 一周后,第一批苹果装上卡车,车开动的时候,老李追着车跑了老远,手里挥着个红布包,里面是他家新收的花生。 那年冬天,局里真的拨款修了路,柏油路面黑亮亮的,一直通到苹果林边上。 现在村里搞起了采摘游,城里人开着车来摘苹果,农家乐的老板娘笑着说:“这都多亏了张干部和贾干部。” 去年我回村里办事,看见村委会荣誉墙上挂着张合照。 照片里老张举着个比脸还大的红苹果,小贾站在他旁边,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两人都黑瘦黑瘦的,跟刚去的时候判若两人。 窗台上那袋野菊花还在,只是换了新的,黄澄澄的,在太阳底下闪着光。

0 阅读:46
青雪饼干

青雪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