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全国进入灾难状态,广大网友都很清醒。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是:“中国深表同情,但爱莫能助,相信菲律宾一定会战胜地震灾害,相信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定会出手援助,祝愿菲律宾人民能克服一切困难,战胜自然灾害。” 谁能想到,这场灾难来得如此猛烈。2025年9月底到10月,菲律宾接连遭遇6.9级和7.4级强震,震源深度最浅仅10公里,53个市镇先后宣布进入灾难状态,累计造成68人死亡、559人受伤,36万民众被迫离开家园。北哥打巴托省的圣十字教堂在地震中轰然坍塌,当时正在祈祷的数十名信徒被埋在废墟下,最终只有少数人获救。灾区的临时帐篷里挤满了流离失所的民众,孩子们因为缺水缺粮不停哭闹,药品和御寒衣物严重短缺,部分地区断水断电超过72小时,整个国家陷入一片混乱。更雪上加霜的是,两个月内四场强台风接踵而至,30多个城镇被淹,近700万人生活受影响,经济损失高达90多亿美元。 网友口中“一定会出手援助”的美国等西方国家,表现却让人跌破眼镜。地震刚发生,美国总统就高调表态“随时准备提供帮助”,可实际援助仅有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两百万出头,连一座重灾区的临时安置点都盖不起来。讽刺的是,前脚刚捐完这点小钱,后脚就爆出美国对菲律宾的F-16战机军售总额高达56亿美元,还不包括军火维护和培训费用。日本外务省承诺提供500万美元援助,可参考2023年菲律宾地震时的情况,这批物资很可能要等一个多月才能到位。澳大利亚捐的水处理设备,直接被菲律宾海关以“可能用于军事用途”扣押,而此时澳军3600人还在菲律宾参加“波浪-2025”联合军演,阵仗搞得不小。欧盟27国合起来捐了150万美元,平均每国不到6万美元,连人均捐款标准都没达到。 这些国家平时和菲律宾打得火热,军事合作频繁。美国在菲律宾新增了4个军事基地,其中卡加延省的基地距离中国黄岩岛仅200多公里,部署了侦察机和导弹防御系统;日本通过日元贷款给菲律宾提供5艘大型巡逻船,直言“确保南海通道安全对日本至关重要”;澳大利亚推动菲律宾采购澳制巡逻艇,深化南海联合巡航。可到了真正需要人道主义援助的时候,这些“盟友”却集体掉链子,嘴上喊着“支持”,实际行动却敷衍至极。菲律宾民众在网上无奈发问:“我们是不是不够重要了?”他们没明白,西方看重的从来不是菲律宾的民生,而是其地缘战略价值,有用时捧上天,没用时就凉在一边。 网友的清醒,源于中国过往的善意与菲律宾的屡次背叛。过去十年,中国对菲律宾的援助累计超过2100万美元,2013年“海燕”台风时,中国24小时内送去200万美元现金和1万吨大米,还派出“和平方舟”医院船接诊伤病员2208人;2020年疫情期间,中国是第一个给菲律宾送疫苗的国家之一;2019年棉兰老岛地震后,中国红十字会送去200顶帐篷、1000床棉被和500个急救包。可这些善意换来的是什么?是菲律宾在南海的频繁挑衅,2025年就超过230次,菲美联合军演高达230余次;是菲律宾派海警船非法闯入中国仁爱礁附近海域,故意冲撞中国公务船;是中国援助的部分救灾物资,被转运到南沙岛礁用于军事用途。更让人不齿的是,菲律宾马科斯政府三年投入的5450亿比索防洪预算中,上万个项目是“幽灵工程”,资金被官员层层瓜分,导致防洪设施在台风面前全线崩溃。 中国此次的“爱莫能助”,不是冷漠,而是理性。中国驻菲律宾使馆第一时间发布安全提醒,告知在菲公民如何躲避余震、防范海啸,标注安全避难所位置,把精力放在保护本国公民安全上。国际交往讲究将心比心,援助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义务,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菲律宾一边在经济上想通过恢复电子签证吸引中国游客,一边在安全上搞对抗,这种“双面政策”消耗着最宝贵的政治互信。网友的评论,不过是说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谁会一直对屡次伤害自己的人无条件付出。 灾难面前,人道主义援助本应超越地缘政治,但前提是这份善意不被滥用、不被背叛。菲律宾若想获得真正的援助,首先要学会尊重他国利益,摒弃投机心态,停止在南海的危险挑衅。西方的敷衍已经给菲律宾上了一课,靠人不如靠己,外交政策不能只看谁说得甜,要看谁做得实。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人姐姐
这是苍天对白眼狼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