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的一番话最近戳中了无数普通人的心:大家连收入都没稳住,就业还悬

小爱论 2025-11-07 19:11:31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的一番话最近戳中了无数普通人的心:大家连收入都没稳住,就业还悬着心,一味想着刺激消费,这种路子根本走不通。网友们纷纷点赞刷屏,说这真是说到了老百姓的肺管子里——消费的底气从来都是鼓鼓的钱包,不把收入和保障落到实处,矛盾只会越积越深。 谁不想改善生活、多消费几笔?可现实是,太多人正捂着钱包精打细算。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摆着,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群体就有9.6亿人,90%的家庭存款不足10万,还有六成多人几乎零存款。身边不少朋友都有这感受,要么担心公司裁员,要么看着工资增速赶不上物价,房贷、孩子学费、老人医药费像三座大山压着,手里的钱都得留着应急,哪敢随便花? 吴晓求教授说得实在,扩大内需得有三个前提:就业稳、收入增、保障全。现在青年失业率飙到17.8%,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山大,很多人连稳定收入都没有,谈何消费?有网友留言说得扎心:“母亲一场肺癌花了八十万,孩子学费二十万,还要攒养老钱和房贷首付,别说刺激消费,能顾好基本生活就不错了。”各地发的消费券、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看似热闹,可补贴门槛让低收入家庭望尘莫及,对真正有需求的人来说,不过是“看得见摸不着”的福利。 大家不是不想消费,是不敢消费、不能消费。豆瓣上那些“省钱小组”“反消费主义小组”越来越火,81%的相关小组都在讨论低消费,年轻人一边为几块钱的外卖券精打细算,一边要应对教育、住房这些刚性支出。就像有人说的,刺激消费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里没余钱,再怎么吆喝都没用。而且地方政府财政也不宽裕,靠补贴拉动消费根本难以为继,最终还是要落到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上。 值得欣慰的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提到要提高工资性收入占比,重构收入分配格局的信号越来越明显。只有让GDP增长更多惠及普通劳动者,降低教育、医疗、住房的刚性支出压力,让大家就业有保障、花钱无顾虑,消费潜力才能真正被激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9

评论列表

WUSS

WUSS

2025-11-09 05:47

如果专家月薪4000元,他们会提桶辞职吗?

小爱论

小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