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墨宸轩,老师点名卡壳,孩子写字慢半拍 如今一些家长给孩子起名字,喜欢用四个字的形式,比如“张墨宸轩”“李云知遥”,这些名字听着像复姓,实际上还是单姓加三个字的名,这种做法没有官方规定,完全是家长自己琢磨出来的,他们觉得普通名字容易和别人重复,就想弄个特别点的,让人一眼就能记住。 起名字本来是为了避开和别人重复,过去人们喜欢用“建国”“建军”这种称呼,现在不流行了,现在的父母参考港台明星和古风小说起名,甚至使用AI工具帮忙,有些家长直接说,不求好听,只求在系统里查不到这个名字,他们觉得给孩子起个独特的名字,以后能占些便宜,可没想到用了这名字之后,麻烦也跟着来了。 学校里老师们最感到头疼,点名时遇上张睿骐骏这样的名字,老师得查字典才能念出来,孩子自己写名字也很费劲,笔画又多结构又复杂,幼儿园小朋友刚开始学写字,写一个名字要花上别人三倍时间,有些老师为了赶进度干脆跳过这些难读的名字,孩子心里觉得不舒服,感觉被老师忽略了,考试时候也吃亏,名字还没写完卷子就答不完了。 这其实算不上文化复兴,中国真正的复姓比如欧阳、司马,本来就数量有限,使用的人更少,现在的四字名更多是家长在数字时代产生的一种焦虑表现,他们把“不容易重名”当成“更有竞争力”,但名字最根本的作用是让人叫起来顺口、写起来方便,2023年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并没有禁止起四字名,但明确提出要“易读易写”,这已经很清楚地提醒大家,不要把事情搞得太复杂。 家长的焦虑和抢购学区房、报名幼小衔接班出于同样的心态,他们想通过给孩子取个特别的名字来占得先机,结果孩子因为名字太长被同学取笑,被老师念错,反而容易变得自卑,心理医生指出,三四岁的孩子对名字被嘲笑这件事非常敏感,可能会因此不愿和人交流,父母原本希望孩子赢在起点,却可能让孩子在自信心上落后于人。 2024年不少地方去办理户口改名的人变多了,超过七成是因为名字太复杂,虽然改名手续已经简化了,可很多家长还是拖着不去改,他们担心别人笑话,觉得改名这件事有点丢脸,而且系统这边也没跟上节奏,教育系统、医保、社保这些部门在录入四字名字的时候经常出问题,技术方面还没准备好,家长却先玩起了创意,这中间的差距最后还是孩子来承担。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个朋友家的孩子叫王璟珩玥,老师每次点名都要停顿一下,孩子写作业时,光是写名字就得花上两分钟,有一次考试,这孩子的名字没写完,卷子就被收走了,后来家长想改名,又担心邻居说闲话,一直拖着没办,我觉得名字是给人用的,不是摆着看的,起得太复杂反而给孩子添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