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台海问题,特朗普又一次做出了表态!美国总统特朗普直接发文称,他们将暂缓对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0-31 21:54:00

针对中国台海问题,特朗普又一次做出了表态!美国总统特朗普直接发文称,他们将暂缓对台北的军售,并表示台湾就是台湾。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的突然变脸,追根究底,其实和台湾地区近期那些“台独势力”不断往美国递投名状有脱不开的关系。  特朗普在2025年9月拒绝批准超过4亿美元的对台军事援助,这项决定直接影响了台北的防务采购计划。白宫内部人士透露,这一举动是为了推进与北京的贸易谈判,并为潜在的中美元首峰会铺路。美国总统强调,中国大陆不会在他任期内对台湾动武,这番话虽安抚了部分舆论,却让岛内防务部门措手不及。原本在阿拉斯加举行的美台防务会议上,双方敲定了一揽子武器销售方案,总额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台湾方面计划通过立法机构审议补充国防预算来支付。但特朗普偏好将援助转为销售模式,认为这样更符合“美国优先”的商业逻辑。这种转变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华盛顿长期对台策略的延续,自1979年《台湾关系法》以来,美国始终在军售与外交支持间游走,平衡对华经贸利益。 岛内当局近年来加大对美示好力度,半导体产业转移成为典型举措。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投资从最初的120亿美元增至650亿美元,并计划新增多座晶圆厂和封装设施。这种跨洋布局虽提升了供应链韧性,却导致本土产能外流,二纳米制程项目延后两年,影响高雄和新竹地区的三十多家配套企业倒闭。失业问题随之凸显,许多技术工人转向低薪行业。外交上,台北代表团频频在国际场合跟进美方议程,如在联合国气候大会试图插入台湾相关条款,却遭秘书处否决。军事合作方面,防务部门公开推进与美军联合模拟演习,并提交不对称作战装备清单,期望加速66架F-16V战斗机的交付和额外防空导弹采购。这些举动本意拉近关系,却在特朗普暂停援助后显得徒劳无功。 特朗普的表态还包括在10月29日赴韩前夕的受访中,直言“台湾就是台湾”,并表示不确定是否会在釜山会晤中讨论台湾议题。这句话虽简短,却引发全球媒体热议,北京方面视之为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模糊回应,而华盛顿内部顾问则劝阻总统避免过度站队,以免破坏贸易磋商。回顾特朗普首任期,美对台军售总额超过100亿美元,创1990年代以来新高,包括F-16升级和导弹系统。但如今,随着中美经贸摩擦缓和,美国更倾向用台湾作为筹码换取让步。洛克希德·马丁等军火商股价因台海紧张波动下挫2%,他们虽盼望订单,却不愿卷入潜在冲突。白宫经济团队计算,若维持高强度军售,将推高芯片价格,影响美企全球供应。 岛内政治生态因此加剧分化,蓝营议员在立法院质询当局是否被美方“甩锅”,社交平台上民众吐槽巨额开支换来空头支票。防务预算已升至GDP的3.32%,挤压教育和医疗资金,基层医院物资短缺。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在军方仪式上曾强调美台并肩,但现实中,武器交付延误频发,如M109A6自行火炮原定2023年首批抵达,却因供应链问题推至2024年第三季度。F-16V首批也从2023年第四季度延后。这种依赖性让台北防务脆弱,专家指出,单纯增加预算无法解决交付瓶颈,美国生产线上中东订单优先,进一步稀释了对台资源。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逻辑主导了对台政策调整。他多次质疑台湾应支付“保护费”,并推动国防预算占比升至GDP的5%至10%。这虽刺激岛内军购,却忽略了地缘风险,北京军机频繁穿越台海中线,2025年上半年达300架次以上。美国印太司令部呼吁打造“地狱景象”以威慑,但实际执行依赖国会批准。蓬佩奥卸任后虽喊“挺台”,却转而访华谋利,凸显华盛顿的实用主义。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点明,美国视台湾为“提款机”,外部依附加剧危机。

0 阅读:0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