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03年年底,日本国库里从清朝获得的2.7亿两白银赔款早已消耗殆尽,这笔折合3.9亿日元的巨款,超过八成五都流向了海军陆军建设。当时日本全年财政收入才1.6亿日元,即便把历年积攒的老本和发行的国债全算上,总家当也不到5亿日元。要和沙俄这样的庞然大物开战,账面上的钱根本不够用。要知道十年前甲午战争只打了九个多月,面对节节败退的清军,日本还花掉了2亿多日元军费。如今要对付实力远超清军的沙俄,预估每年军费开支至少要6亿日元。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日本政府找到了救命稻草——犹太财团。 这笔来自犹太金融家的5亿日元贷款,可以说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天平。当时沙俄境内愈演愈烈的反犹政策,让全球犹太资本对沙皇政权充满敌意。日本外交官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机会,他们向犹太财团描绘了共同对抗沙俄的美好前景。这笔钱到账的速度快得惊人,1904年初谈判,转眼间5亿日元就注入了日本国库。要知道当时日本全国年收入的三倍都不到这个数,这笔横财让日本陆军立即添置了最新式的榴弹炮,海军也加速建造巡洋舰。 不过换个角度想,这种依赖外部资金发动战争的做法,其实埋下了不少隐患。战争是能借钱打的吗?犹太财团可不是慈善家,那5亿日元贷款带着不低的利息条件。日本看似解决了燃眉之急,实际上是把国家命运押给了国际资本。后来日本在二战前疯狂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某种程度上就是被这些债务推着走的。毕竟欠了巨款,不得不用战争手段掠夺更多资源来还债,陷入恶性循环。 更值得深思的是,当时国际上对日本的支持,根本不是因为认同他们的侵略行径,纯粹是西方列强在远东的利益博弈。沙俄在东北亚的扩张威胁到英美利益,日本恰好成了他们遏制沙俄的棋子。犹太财团的贷款背后,何尝没有英美政府的默许?国际政治从来都是利益交换,今天给你贷款,明天可能就要你用战略资源来偿还。 看着日本当年靠借款打仗的经历,不禁联想到现在某些国家寅吃卯粮的军备竞赛。靠借债维持的武力优势能撑多久?战争本质上烧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光靠临时抱佛脚借来的资金,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日俄战争后日本虽然赢了,却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为了还债不得不加紧对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掠夺,最终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段历史提醒我们,金融资本从来都是中立的双刃剑。它既能成为决定战局的关键因素,也可能成为拖垮国家的沉重枷锁。当一个国家把战争希望寄托在外国贷款上时,这场战争的本质就已经变了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