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联合国又来要钱了,这次要钱要的很绝,很干脆,秘书长古特雷斯直接放狠话:不交钱就裁2681人,2026年预算砍15%,连“破产”俩字都抛出来了,看着是急到火烧眉毛,可明眼人都知道,这出戏的病根全在美国身上。 说起联合国这事儿,最近闹得挺大。10月17日,古特雷斯在联大第五委员会扔出个炸弹,直接说如果会员国不赶紧把钱交齐,联合国就得直面破产危机。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他还附上了实打实的方案:2026年常规预算砍到32.38亿美元,比2025年的水平少掉5.77亿美元,降幅正好15.1%。更狠的是,人员编制直接瘦身18.8%,从1.38万个岗位砍掉2681个,只剩1.16万个。这数字一摆出来,谁都得掂量掂量。联合国这组织,平时低调干活,这次是真急眼了,现金流都快断顿,年底赤字可能超4.5亿美元,储备金眼瞅着见底。 要说根子在哪儿,还得从美国的欠费说起。这家伙是联合国最大的金主,按规矩得扛起常规预算的22%和维和行动的26.15%。可现实呢?截至2025年10月,美国欠的钱堆起来超30亿美元。光2025年那8.23亿美元常规会费,一毛都没见影儿。加上以前的旧账和维和那块儿,总欠款占全球拖欠的七成多。特朗普一月上台,就卡着不付了,理由是联合国效率低、改革跟不上趟儿,非得按美国那套改了才给钱。这套路老早玩过了,历史上美国就爱用钱袋子当武器,联合国决议不合心意,就先停款再说。结果呢?联合国现金短缺,维和部队在刚果、马里这些地方的行动都得缩水,士兵装备更新跟不上,巡逻路线拉长,风险直线上升。 联合国这资金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2024年底,会员国欠的就7.6亿美元,大半还没补上。2025年缴费率更惨,9月底只收了66.2%,比去年同期78.1%低一大截。古特雷斯早年中就下令紧急节流,砍了近6亿美元开支,可还是堵不住窟窿。为什么这么棘手?一部分是制度老毛病,会费分摊主要看经济总量,但没细抠实际支付力道。联合国还得每年退未用款给会员国,2026年初就得还3亿美元,2027年可能飙到6亿美元,占预算两成。这笔刚性支出一压,资金链子就绷不住了。古特雷斯直言,这不光影响明年,还会拖到2027年,组织真可能破产。想想看,联合国这八十年老字号,要是真黄了,全球治理得乱成啥样? 美国这欠费可不是单纯的钱荒,背后全是政治算盘。特朗普政府冻结拨款,只挑着给那些对胃口的机构松点钱,比如某些人权项目或气候基金,但维和和平安全这些核心块儿,直接卡死。国会那边,共和党把关更严,提案一轮轮驳回,坚持“美国优先”。这不光是国内政治秀,还想借机逼联合国改弦更张,让它更贴合华盛顿的单边逻辑。历史上,美国欠费高峰时,就用这招要挟过安理会决议,巴勒斯坦问题、伊朗核谈判,哪次不是钱砸出来的让步?现在多极化浪潮起来了,新兴国家声音大了,美国主导权松动,就更来劲儿,用欠费当杠杆,试图保住老大位置。可这事儿闹大,伤的不是别人,正是联合国这公共平台。 其他国家呢?不是没人交钱,但美国的带头效应太坏。全球欠费71%在美国头上,其他国家一看大户都拖着,也跟着磨蹭。中国这边,虽然列在未缴费名单,但纯属支付系统调整的程序延误,早承诺10月底前把3.7亿美元常规会费和维和摊款补齐。欧洲一些国家缴费率高点,但也叫苦经济压力大。发展中国家更别提了,本来负担就重,还得应付国内民生。结果,联合国秘书处这些行政部门首当其冲,裁员计划一出,员工职能整合,办事流程精简,成本低的交付模式得赶紧上马。三大支柱——和平安全、发展和人权——勉强保基本运转,但深度项目得延后。维和行动全球砍一刀四分之一,部队从非洲撤点岗,影响当地稳定;人道援助仓库空转,叙利亚、阿富汗的难民项目资金链断裂;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慢半拍,气候谈判影响力弱下去。 这危机一曝光,国际上反应不一。一些媒体直指美国老赖本色,彭博社报道说美国欠1.5亿常规和1.2亿维和旧账,新账还堆着。路透社点名维和部队缩编,全球和平行动受阻。发展中国家代表在联大发言时,强调多边主义不能靠钱绑架,得公平分担。中国推动的分批清欠和透明管理建议,得到不少支持。古特雷斯也抛出改善财务报告,建议资金短缺时暂停退贷项,但会员国还没共识,得等本届会议再议。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头疼,联合国不是私人俱乐部,得靠集体买单。可美国这单边主义一搅和,全球治理就卡壳了。想想俄乌冲突、伊朗核这些热点,联合国本该是调停场,现在资金一紧,声音就弱,单边行动的空间更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