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希望中方不要将安世问题闹大,并且放宽对欧稀土出口管制! 欧盟这波操作真是把“左手拿棒、右手要糖”的戏码演得明明白白,一边对着中国企业下狠手,一边又腆着脸求中方给方便,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不光彩的算计。 先说说安世半导体这事儿,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商业纠纷,而是一场借着“国家安全”幌子的明抢。安世是中国闻泰科技合法收购的核心资产,从收购到运营六年时间里,这家企业把净利润从10亿做到了23亿,服务着宝马、大众、索尼这些全球巨头,2.5万家客户的供应链都指着它转,怎么看都是一笔合规且成功的商业投资。 可荷兰政府偏要横插一杠,2025年9月30日一纸部长令下来,直接把安世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人员全都按下了“暂停键”,有效期长达一年。 更离谱的是,当地法院紧接着就应三位外籍高管的请求,把闻泰创始人张学政的董事职务给免了,还把几乎全部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只给闻泰留下一股“纪念票”,连分红权都成了空头支票。 这哪是什么“安全审查”,分明是借着政治压力剥夺股东权利,说难听点就是公开抢资产,欧盟中国商会都直接骂这是“现代经济强盗行径”。 安世这一被冻结,全球芯片供应链立马跟着乱了套。本来半导体行业就讲究个精准高效,安世的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工厂遍布各地,突然被掐断决策链,资源配置全停了,下游企业要么等着断供,要么就得花高价找替代货源,这损失可不是小数目。 可欧盟偏偏还装模作样喊着“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这话说出来自己都不脸红吗?刚亲手把芯片供应链的盘子砸了,转头就跑到中国这儿求着放宽稀土出口管制,这种反差简直能噎死人。 再看看欧盟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说句“离了中国就转不动”都不过分,全球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中国占了92.3%,这可不是简单的采矿,而是核心技术壁垒,美国就算开采出稀土精矿,98%还得运到中国来炼,自家冶炼成本比中国高30%-40%,还得靠中国的专利授权。 欧盟更夸张,100%的重稀土元素比如镝、铽全来自中国,镁的进口依赖度97%,镓71%,这些玩意儿可不是可有可无的,电动汽车的电机、风力涡轮机的永磁体、手机芯片的抛光材料,全得靠稀土撑着。 欧盟自己都算过账,到2030年他们对稀土的需求得增长5到6倍,要是没了稀土,所谓的绿色转型、数字化升级全得成泡影,那些喊着要造的550GWh动力电池产能,也只能是纸上画饼。 为了装样子,欧盟还搞了个《欧洲关键原材料法案》,说要实现10%本地开采、40%本地加工,可这根本就是画大饼。 且不说欧洲本土稀土储量少、开采成本高,光冶炼分离这一关就过不去,中国2023年就把18项稀土萃取技术列入禁止出口目录,没有技术支撑,就算挖出来矿石也只能当石头摆着。 美国MP Materials公司就是例子,2024年采了4.55万吨精矿,自己也就炼出1294吨镨钕氧化物,连零头都不够,欧盟连美国都不如,至今没建成一条像样的稀土冶炼线,所谓的“供应链多元化”,说白了就是自欺欺人。 最讽刺的是,荷兰自己就是这双重标准的典型,一边靠着中国稀土赏饭吃,26.4%的稀土化合物从中国进口,连ASML光刻机的超高纯铈基抛光材料都全靠中国供应,另一边却跟着美国折腾安世,活生生把一场合规的商业并购做成了“养肥了再宰”的闹剧。 ASML自己都清楚中国市场的重要性,2023年对华销售额超过64亿欧元,占了总营收的29%,可在美国压力下,连DUV光刻机都得限制出口,结果呢? 不仅没卡到中国,反而让自己少赚不少钱,面对这种矛盾,欧盟的焦虑全都写在了脸上,10月21日王文涛部长和欧盟贸易委员视频会谈,欧方两小时里提的俩请求,正好暴露了他们的底气不足:既要中方放宽稀土出口,又要中方在安世问题上“保持克制”。 可中方早就把话说透了,稀土出口管制是依法依规的正常操作,2025年4月刚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管制,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国际通行做法,不是针对谁;安世问题上,荷方必须守契约精神,别拿“国家安全”当遮羞布。 要知道,欧盟提交的2000份稀土出口申请只批了一半,这可不是中方故意刁难,而是他们自己先砸了规矩,哪有拆了别人铺子还想抢果子的道理 现在欧盟算是骑虎难下了,想硬气到底吧,稀土断供了绿色转型就得停摆,宝马、大众的电动车生产线可能都要趴窝;想服软吧,又拉不下脸,毕竟是自己先动的手。 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说到底还是把经贸问题政治化的恶果。当初要是不跟着美国瞎掺和,好好做安世的生意,稀土供应也不会这么被动,现在倒好,把自己逼到了“吃饭砸锅”的尴尬境地。 全球供应链讲究的是互利共赢,不是谁能拿捏谁,欧盟要是真想解决问题,与其跑来求中方放宽管制,不如先让荷兰把安世的资产还回来,把拆了的供应链盘子拼好,这才是正道,不然再怎么喊口号,也改变不了依赖中国稀土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