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乌克兰将我们收购的马达西奇公司收归国有,我们居然没有采取任何有力反制,这也间接鼓励了一些西方列强对中资虎视眈眈,存觊觎之心,荷兰只是第二个尝试抢劫者,如果这次再不将他打痛冶服,杀鸡儆猴,那么中国在海外几万亿的资产将血本无归。 马达西奇是乌克兰的老牌飞机发动机厂,干了快一百年,能造大运输机“安-225”和直升机的发动机,曾经是苏联航空工业的“心脏”。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搞“休克疗法”把它私有化,结果经营不善,到2014年俄乌关系恶化时,这家厂70%的订单没了,直接濒临破产。 这时候中国企业北京天骄航空找上门,提出花2.5亿美元买56%的股份,还追加5.5亿美元升级生产线。乌克兰政府当时穷得叮当响,赶紧答应了,毕竟中国市场能救活这家厂。 双方谈得很顺利,天骄航空连尽调都做完了,结果美国突然插手。2019年,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亲自去乌克兰施压,威胁说要是收购成功就断了对乌援助。乌克兰政府立刻翻脸,反垄断委员会以“国家安全”为由叫停交易,2021年泽连斯基直接签署国有化法令,把中企的股份全吞了。 这还不算完,乌克兰政府转头就把马达西奇打包送给美国抵债。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把马达西奇当成重点打击目标,用FAB-1500炸弹炸了十几次,现在工厂90%都成废墟了。 中企之前投的3亿多美元打水漂不说,2021年向海牙仲裁庭索赔45亿美元,现在乌克兰根本没钱赔,这官司算是白打了。 乌克兰这事儿给西方列强开了个坏头,最近荷兰也学着来,明抢中企资产。中国闻泰科技当年花330亿收购荷兰安世半导体,结果今年10月,荷兰法院突然裁定中方CEO被撤职,股份交给第三方托管,还塞了个外籍董事掌权。 这明摆着是配合美国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因为安世半导体全球70%的产能都在中国,他们想夺走控制权,又不想放弃中国市场。 咱们这次没惯着荷兰,荷兰法院裁决刚下来三天,中国商务部就宣布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禁止他们在中国工厂生产的芯片出口。 这招直接卡住了安世的脖子,因为欧洲汽车巨头大众、宝马都指着安世的芯片,供应链一断,欧洲新能源车产能预计2026年要跌三分之一。荷兰政府本想讨好美国,结果把欧盟的车企坑惨了,现在德国、法国都在骂娘。 这两起事件暴露了西方对中资的系统性掠夺,美国通过“实体清单”限制中企,欧洲就用法律手段巧取豪夺。 他们的套路是先找个“国家安全”的借口冻结资产,再通过仲裁拖延时间,最后等资产贬值或损毁,中企连索赔都没地方找。乌克兰和荷兰的例子证明,光靠法律手段解决不了问题,必须用经济反制才能让他们长记性。 中国现在海外资产有几万亿,涉及能源、科技、基建等关键领域。如果不对这种掠夺行为强硬反击,以后会有更多国家效仿。 这次对荷兰的出口管制就是个信号,咱们有能力在供应链上卡住他们的七寸。同时,中国也在完善海外利益保护机制,比如推动双边投资协定升级,建立风险预警平台,加强领事保护。但这些还不够,面对明火执仗的抢劫,必须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否则“杀鸡儆猴”就成了空话。 马达西奇的教训告诉我们,西方列强不会跟你讲商业规则,只有拳头硬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乌克兰当年为了美国的援助,牺牲中企利益,结果工厂被炸成废墟,现在连赔偿能力都没了。 荷兰这次为了讨好美国,不惜破坏自己的营商环境,最终损害的是整个欧盟的产业。中国必须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任何侵犯中资的行为,都将遭到十倍百倍的报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