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博士尹志尧直言:美国芯片专家中,很大部分是华人,中国在14亿人口里选人才,美国却能全球选! 美国那套 “全球抢人” 的路子,现在早不是风光无限了。以前大家都觉得,美国靠 H-1B 签证、硅谷的高工资,能把全世界的芯片人才都吸过去。但如今这招越来越不灵了,美国的人才优势正在逐渐瓦解。 美国半导体最先进的20种设备,其中有70%是中国留学生主导做的。不过目前,这些人几乎九成都回国了。过去五年间,约有4500名华裔科学家从海外回到中国,其中半导体领域的人才回流尤为突出。 从DeepSeek核心团队成员潘梓正放弃英伟达全职offer,到前苹果芯片工程师加入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海外华人工程师的回国潮正在重塑全球科技人才版图。 而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环境正在根本性改善,从政策支持到资金投入,从市场机会到技术挑战,中国正在为海外人才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半导体学院,国家大基金二期投入2000亿吸引人才。2025年,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与中芯国际联合培养的首批毕业生进入产线,推动技术迭代。 美国半导体行业到2030年将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缺口将达6.7万个。美国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工人本就不多,如今突然新增大量专业岗位,自然会出现巨大的劳动力缺口。 英特尔大学研究合作主管加布里埃拉・克鲁兹・汤普森说,半导体行业多年来一直面临劳动力短缺的挑战,她担心是否有足够“可用且有才华的技术工人”填补英特尔新增职位。 美国政府试图通过一系列政策法案来解决STEM人才短缺问题,如《无尽前沿法案》《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等。 这些法案以立法的形式保护本国科技产业,吸引科技产业加大对美国的投资,多方面为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优越条件。然而,这些政策的效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的工厂就遭遇了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台积电从台湾增派500名专家赴美协助安装设备,但仍然面临诸多困难。美国工厂的施工进度缓慢,成本超预算25%,总投资后来涨到400亿美元。工会的抗议和安全问题也让台积电头疼不已。 美国半导体行业的人才困境还体现在薪资方面。虽然硅谷的薪资水平仍然很高,但中国一线城市的薪资正在迅速追赶。 据PCI人才管理顾问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中国基础工程师职位的工资是硅谷同级别员工收入的一半,但是到了主管层,薪资差别就消失了。拥有外企工作经验的人群,通常能拿到比同级别员工高30%甚至1倍的工资。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自主创新也在不断取得突破。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达1595.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超过手机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其中车规级和工业级芯片占比超40%,在东南亚、中东市场的份额超越美国。中国芯片自给率从2020年的30%提升至2025年的70%,消费电子芯片基本实现自主可控。 美国原本以为可以通过全球抢人来维持其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但如今却发现,这种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中国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不断改善的科研环境和持续的政策支持,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半导体人才回流。美国的人才困境和中国的快速崛起,将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格局。 来源:海峡导报 【中国物理博士尹志尧指出:“美国的芯片专家基本上都是华人”;63岁邱震海教授也曾说:“中国是在14亿人中选人才,老美是在70多亿人中选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