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第一辆车,卖了7819万,雷军都得甘拜下风。还没正式发布的京东汽车,10月

炎左吖吖 2025-10-24 09:56:32

刘强东第一辆车,卖了7819万,雷军都得甘拜下风。还没正式发布的京东汽车,10月22日先以拍卖形式卖出了“001号特别版”,没想到超过2.5万多人前来捧场,最终经过4小时鏖战,竞价近2.4万次后,价格被一个神秘网友拍到了7819万的天文数字拿下。要知道京东汽车的售价可能处于10-12万之间,等于是为了这第一辆纪念大于实际的车子,哪怕是刘强东亲自交车,溢价也实在太惊人。 10月22日晚,一场没有明星站台、没有铺天盖地广告的拍卖,却在汽车圈炸出千层浪。 京东尚未正式发布的“001号特别版汽车”,经过2.5万人4小时竞价、近2.4万轮加价,最终以7819万元的天价落槌! 要知道,这车预估售价才10-12万,溢价近800倍。 雷军看了要感慨“这波热度不好追”,同行得琢磨“用户到底在抢什么”? 这场拍卖的主角,是京东首款整车的“001号纪念版”。 说它是“车”,不如说是个“符号”。 限量1台,配置与量产版一致,连内饰都没额外镶金戴银。 2.5万人抢着出价,4小时鏖战,真金白银砸进去,哪是“冤大头”能解释的? 这背后藏着两层逻辑,第一层是对刘强东造车的“信任票”。 从京东做汽车电商、养车服务,到如今下场造整车,用户早看在眼里。 这企业不是一时兴起,是真把汽车当成长期生意在做。 有网友说得直白:“要是随便玩票,谁会花几千万买辆还没量产的‘纪念版’?” 第二层更关键,京东汽车“安全为王”的定位,精准戳中了当下新能源车主的命门。 最近两年,小米、蔚来等新势力接连曝出起火爆燃事故,哪怕官方强调“非质量原因”,消费者心里还是悬着。 “开电动车,最怕半夜充电时‘砰’一声。” 这时候京东站出来说“我们不做花里胡哨的智能,先把安全做到位”,等于给市场递了颗“定心丸”。 看看京东公布的技术参数,车身结构用了多少高强度钢,电池包做了多少重防护测试,连智能驾驶功能都排在“安全”之后。 这种“反套路”的务实,反而让消费者觉得踏实。 就像拍卖场里那位神秘买家说的:“我买的不是车,是‘京东能把安全车造明白’的信心。” 刘强东造车的时机,选得太妙了。 这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卷得厉害,有的拼加速性能,零百公里跑进3秒,有的拼智能座舱,语音控制能开关窗帘。 可用户最在意的“安全”,反而成了被忽视的角落。 有机构做过调研,超60%的潜在购车者把“电池安全”“车身强度”列在选车第一位,但市面上多数车企还在拿“屏幕多大”“功能多炫”当卖点。 京东刚好在这个节骨眼杀进来。 不跟别人比谁的车机更聪明,而是拉着广汽、宁德时代一起,在“安全”上下死功夫。 比如电池包用了三层防火涂层,碰撞测试标准比国标高30%。 车身框架的关键部位,全用热成型钢。 这些参数没写进花哨的宣传页,却实实在在刻进了用户心里。 用网友的话说:“现在买电动车,安全感比新鲜感重要。京东这时候端出‘安全牌’,比搞一堆‘黑科技’管用多了。” 可千万别以为京东只是想多卖几辆车。 从卖车、养车到造整车,刘强东早就在下一盘大棋。 这些年,京东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早有伏笔。 线上有汽车电商,覆盖选车、比价,线下有养车门店,能做保养、维修。 现在再加上整车制造,等于串起了“买车-用车-养车-换车”的全链条。 业内人早就看出来了:“京东的优势不在‘造’,而在‘懂用户’。它知道车主需要什么,能把造出来的车精准匹配需求;后期保养维修,还能用自己的门店兜底,这是新势力比不了的。” 举个例子,京东通过用户数据发现,三四线城市车主更在意“维修方便”“配件便宜”,那造车时就预留了通用件接口。 北方用户担心冬季续航,电池团队就针对性优化了低温加热技术。 这种“数据反哺研发”的能力,是单纯造车的新势力学不来的。 至于“贴牌造车”的质疑,看看技术参数就知道,京东不是简单挂个标,而是深度参与研发。 从底盘调校到电池管理系统,都有自己的技术烙印。 7819万的拍卖价,终究会变成汽车圈的一段谈资。 但更值得琢磨的,是京东造车传递出的信号。 在“智能”“性能”被炒到发烧的新能源赛道,回归“安全”这个最朴素的需求,反而能杀出血路。 刘强东没喊“颠覆行业”的口号,只是默默把钱砸在用户最在意的地方。 就像当年京东做电商,靠“正品”“物流快”打下江山。 造车这步,他选的依然是“安全”“踏实”。 至于京东汽车能不能成? 看看拍卖场里的人数,答案或许早就写在里面了。 而这场造车局,才刚刚开始。 主要信源:(东方财富网——刘强东联手万亿巨头,像卖手机一样卖车)

0 阅读:2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