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主持人张蕾从央视离职。2024年6月,她通过公开招聘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被视听传媒学院聘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24年9月,北京电影学院新生开学典礼的舞台上,张蕾接过话筒。 她没按常规念发言稿,反而播放了一段学生拍的乡村纪录片。 画面里老人捏面人的手在镜头前转动,配音是学生青涩的解说。 “这是我今年最骄傲的‘作品’。”她笑着说,台下响起比央视晚会更热烈的掌声。 没人能想到,一年前她还在直播间对着镜头推荐书籍,如今已成培育传媒新人的教师。 2023年5月,张蕾的央视办公室里,同事帮她打包最后一箱东西。 箱子最底层压着2017年春晚桂林分会场的台本,边角被咖啡渍浸得发皱。 “真不再想想?”同事叹气,她却摇头,把台本抽出来放进随身包。 离开央视的第一个月,她没接任何商业活动,反而去了山西阳泉老家。 在爸爸曾工作过的地方电视台,她跟着年轻记者跑了十场基层采访。 2023年8月,张蕾的书房里,摊开着北京电影学院的招聘简章。 她把央视17年的工作笔记按年份整理,从《挑战主持人》的冠军心得,到《欢乐中国行》的300场场记。 “这些不是过去,是能教给学生的‘活案例’。”她对着镜子模拟课堂提问,反复调整语气。 有次练到深夜,老公端来牛奶笑:“比当年备春晚还认真。”她没反驳,只是把“主持应急处理”的教案又改了第三版。 2024年3月,张蕾带北电学生去河北蔚县,参与非遗剪纸的直播活动。 她没站在镜头前主导,而是让学生负责策划、主持,自己在一旁记笔记。 有个学生紧张到忘词,她悄悄递上纸条,上面写着“看剪纸纹样,找话题”。 这场直播吸引了百万观众,学生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直播 credits 里。 回校后,她把直播数据和学生的反思笔记装订成册,成了视听传媒学院的教学样本。 2006年夏天,《挑战主持人》总决赛后台,张蕾对着镜子练微笑。 化妆师说“你笑起来眼睛有光”,她却摇头:“得让观众觉得亲切。”那天她特意穿了件妈妈织的毛衣,最终用自然的台风拿下冠军。 这个细节,她在北电“主持形象塑造”课上反复提起:“真诚比技巧重要。”她还把当年的参赛视频放给学生看,圈出自己的不足:“这里语速太快,你们别学。” 2024年10月,张蕾的办公室里,书架一半摆着专业书籍,一半是学生的作业。 有本作业的封面上,学生画了个小话筒,旁边写着“谢谢张老师的台本”。 所谓“台本”,是她复印的2010年《回声嘹亮》录制台本,上面有她当年的批注。 “现在的学生缺实战,这些旧台本能让他们看到真实的演播厅。”她翻着作业说。 窗外传来学生的笑声,她起身走到窗边,看着他们举着摄像机奔跑,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如今的张蕾,每周有四节专业课,其余时间要么在“应急模拟舱”陪学生演练,要么带学生跑基层。 她的体型比在央视时稍显圆润,却笑着说“不用再严格控制体重,能专心吃学生送的家乡点心”。 办公室的抽屉里,还放着那本2017年的春晚台本,偶尔会拿出来给学生讲“大型晚会的节奏把控”。 从聚光灯中心到讲台侧面,她没丢开话筒,只是把传递的内容从节目变成了知识—— 这个曾用声音点亮无数晚会的主持人,如今正用17年的积累,点亮更多传媒新人的路。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前央视知名女主持人,有新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