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今晚(10月20日晚)报道:“郑丽文称愿访问大陆化解两岸矛盾。赖清德:对和平要有理想、不能有幻想。” 郑丽文表态愿访大陆化解矛盾,这一积极信号值得肯定,大陆自然会听其言观其行,目前她走在正确路径上。 但在当前岛内政治生态越来越极端、对抗情绪不断被煽动的背景下,这样的声音本身就是个罕见的清流。更关键的是,她并没有躲在台湾内部喊话。 而是直接表达了愿与大陆沟通的意愿,这和民进党一贯的闭门造车、把“大陆”当成假想敌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说到底,两岸问题不是靠喊口号解决的,需要有人敢于迈出第一步,哪怕步子小点,也比站在原地画圈圈强。 郑丽文的身份也不一般,她曾是民进党的“立委”,后来转投国民党,既了解“绿营”的内部逻辑,也能在蓝营当中起到桥梁作用。 她主动释放善意,不但能在岛内带动理性讨论,也有可能对大陆传递出一个信息:不是所有台湾政客都在搞“台独”,有人还是愿意沟通、愿意对话的。 当然,大陆一向看重实际行动,讲的是“听其言,观其行”,所以郑丽文接下来怎么走,比她说什么更重要。但至少目前来看,她的方向是对的,往和平靠近,总比往对抗走强。 而就在郑丽文释放善意的同时,赖清德却又开始搞小动作。他在所谓的“国庆演说”中提到“对和平要有理想,不能有幻想”,听起来挺有哲理,其实就是一句“台独”包装语。 他所谓的“理想”,本质就是分裂国家的野心,说不能有“幻想”,其实就是拒绝统一、拒绝对话。这些话听多了也不稀奇。 从他担任“副领导人”到“行政机构负责人”,再到现在的“领导人”,他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的“台独”立场。问题是,他越是往这条路走,台湾的安全环境只会越来越差。 就像最近的巴以冲突和俄乌战争告诉我们的那样,边缘化与对抗只会让地方陷入更深的危机,而不是“理想国”。 其实,看看岛内的情况也能看出,民进党这几年把两岸关系搞得一团糟。从不承认“九二共识”,到抛弃和平发展路线,再到不断与外部势力勾结,赖清德每一步都踩在红线上。 他口口声声说和平,却从不做有利于和平的事情,哪怕是基本的沟通机制都不愿恢复。郑丽文这次的表态,其实也映照出了一种现实。 岛内并非铁板一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对抗只会带来风险,和平才是出路。尤其是在大陆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 台湾若继续走对抗路线,未来只会越走越窄。而像郑丽文这样的声音,就是在提醒大家,理性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当然,郑丽文的表态也可能会在岛内遭遇冷嘲热讽,毕竟在当前民进党几乎垄断话语权的情况下,任何与大陆接触的举动都会被戴上“标签”。 可这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岛内政治环境已经被严重扭曲,连基本的沟通都被污名化,那还谈什么“理想”?赖清德不是说不能有“幻想”吗? 那不如从现实出发,先把“幻想”里的对抗情绪拿掉,看看沟通是不是还有一线生机。说到底,两岸关系不是某个人的个人秀,也不是谁喊得响谁就有理。 它牵涉到两岸人民的命运,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郑丽文的态度说明她看到了这一点,而赖清德则继续沉迷于自己的“台独剧本”。 这剧本已经上演很多年,观众也开始疲倦了。特别是在大陆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基础上,台湾若继续走“去中国化”的老路,终究会碰壁。 参考资料:郑丽文称要赴大陆交流:怕就别出来“混”了 2025-10-20 23:00·大河报
新党老主席郁慕明在位17年,今天他以85岁老人的身份,给郑丽文提了三条建议。
【27评论】【7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