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10月飘雪!市民懵了:秋天去哪儿了? 白雪却嫌秋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嵩山雪景刷屏,秋裤成为街头标配。 “还没好好感受秋天,冬天就来了?”昨天,郑州多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出同样感叹。10月20日,郑州嵩山景区迎来今年入秋后第一场雪,洛阳老君山也同步披上银装。红叶尚未褪尽,白雪已然加身,这突如其来的“冰雪奇缘”刷爆了朋友圈。 金秋十月,郑州人却提前体验了寒冬。数据显示,10月20日河南省大部地区最高气温骤降至10℃左右,部分地区甚至不足10℃,与前几日20℃上下的温暖天气形成巨大反差。街头行人裹紧外套匆匆而行,寒冷程度堪比常年11月上旬。 01 红叶映雪,秋日童话 这场雪让河南的山水变成了“童话世界”。嵩山一改往日的苍翠,山巅银装素裹。登山爱好者王先生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罕见景象:“红色的庙宇屋檐、金黄与墨绿交织的秋叶,与纯净的白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君山景区工作人员描述,金殿屋顶积了层薄雪,山风吹过,雪沫子裹着红叶打转。游客们举着手机追着拍,不少人干脆脱了外套以雪景为背景板拍照。 “往年最早也得11月中旬才下雪,今年这雪来得猝不及防。”景区工作人员表示,当天游客比周末还多三成,都是来拍“雪映红叶”的。 02 街头即景,四季混搭 与高海拔地区的浪漫雪景相比,广大平原地区的居民感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寒意”。郑州市区街头行人的着装呈现“四季混搭”模式:有的年轻人穿着单薄卫衣在风中瑟瑟发抖,而注重保暖的市民则早早裹上了薄羽绒服和棉衣。 “翻箱倒柜找秋裤”成为了网络热词。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御寒的装备,并调侃天气的“变脸”速度。一家服装店的店主表示,这两天厚外套和保暖内衣的销量明显上升。 在开封,一位买早点的市民发现,卖胡辣汤的摊位前排队更长了,“一碗热汤下肚,才敢出门上班”。 03 冰雪由来,气候无常 气象专家解释,河南10月下雪不算“极端”,但确实偏早。从历史数据看,河南平均初雪日在11月下旬,今年比常年提前了一个月左右。 这场“提前雪”的“幕后推手”是太行山。太行山像一堵巨大的墙,横在华北平原的西边。当冷空气从西北方向吹过来时,遇到这座山,就只能往上爬。空气往上走就会变冷,其中的水汽就容易凝结成雪花。 数据显示,河南初雪多在10月中下旬现身高海拔山区:2022年最早见于10月5日,去年则发生在10月12日。今年虽未破最早记录,但嵩山与老君山同步降雪的模式实属罕见。 04 农业影响,防寒应对 西部山区的初霜冻比雪更值得关注。气象专家表示,初霜冻的出现意味着地面温度降至0℃以下,对尚未完全成熟的秋作物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 洛阳栾川县农户陈大叔说,凌晨起来给白菜盖了塑料膜,“霜打后的白菜虽然甜,但冻狠了就烂了,今年得提前收菜”。 面对异常早雪,河南已启动三级响应:交通部门在郑栾高速等山区路段预撒200吨融雪剂;农业部门发布猕猴桃等经济作物防霜冻指南;电力系统对雨雪混合天气开展特巡。 05 未来天气,缓慢回暖 好消息是,据河南省气象台预报,从10月21日开始,河南天气将转为多云间晴,大家期盼的太阳总算要露面了。 虽然阳光可能时隐时现,但那种连绵不绝的雨水将告一段落。不过,天气放晴并不意味着就能立即暖和起来。冷空气的影响还在,气温回升的脚步会非常缓慢。 气象部门预计,今天全省大部最高气温只有10度上下,后天将回暖至15度左右。但最低温度只有8度上下,早晚寒气十足,秋裤、羽绒服是时候出场了。 未来三天,河南将阳光现身,气温渐升,但总体仍较常年同期偏低。郑州今起三天最高气温在13至15℃,最低气温仅7至8℃,体感寒凉。气象部门提醒市民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气象专家表示:“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我们必须适应的新常态。”对比历史数据,强拉尼娜年份河南冬季气温偏低概率达70%,但学术界对预测模型仍有争议。
为什么整治彩礼整治那么久,都没效果?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