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秋假学生放假老师坚守?教育局回应:全市统一安排,教师或参加培训 秋假临近,宁波一位老师的网上发帖引发热议,学生享受假期,老师却要留在学校参加培训。 “学生放假,老师不放。”随着秋假越来越近,宁波一位网友的发帖引发了广泛关注。该网友称自己是宁波的老师,接到学校通知,秋假期间学生放假,但老师不得放假,且不能外出旅游,若已订购机票需及时退票。 10月21日,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确认了这一安排,表示此次秋假确实只放给学生,老师不放,这是全市统一的安排,假期期间可能会给老师组织一些培训活动。 01 秋假安排与政策背景 今年,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在全国多地试行。通常秋假安排为3天,连接周末后可形成5天的“小长假”。浙江省已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其11个地级市均发布了相关文件。 在宁波,2025年秋假安排在11月12日至14日,与随后的周末相连后,学生将享受连续5天的假期。根据政策设计,春秋假并非增加假期总量,而是在假期总天数不变的情况下,对假期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这一安排符合2025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该文件明确提出“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02 教师安排引发的争议 针对宁波的教师秋假安排,网友意见不一。有人认为这对教师不够公平,也有网友表示教师已经享有寒暑假,应该知足。 事实上,教师假期培训并非全新现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3年调查数据显示,78.6%的教师认为培训与教学任务存在时间冲突。同时,73.6%的教师参与过周末或节假日培训,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此类培训导致职业倦怠加剧。 宁波市教育局去年曾发布《关于深化“双减”工作 加强教师关心关爱的指导意见》,提出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支持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申请选择调休,甚至可探索课后服务时间“储蓄制”,将服务时间折算成时间积分用于兑换假期。 03 家长困境与托管服务 春秋假政策也引发了部分家长的困扰。双职工家庭普遍面临“娃放假、我上班”的现实难题。 对于这一问题,宁波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是否接收家长托管孩子由各学校自己决定,没有统一政策。据报道,有网友称学校通知老师秋假期间要留在学校参加教研或文体活动,同时学校也会提供托管服务,如果家长没空可以把学生送到学校托管。 宁波并非首个面临此问题的城市。杭州作为春秋假制度的先行者,其经验包括教育部门和学校落实“托底”责任,提升假期托管服务水平,不“一放了之”。 04 春秋假的教育意义与社会反响 春秋假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农忙假”,当时是为了让学生帮助家庭从事春种秋收劳动。现代春秋假的目的则包括让学生劳逸结合、调节学习节奏,同时促进家庭错峰出游、带动消费。 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李斌表示,春秋假推行遵循 “因地制宜、弹性安排” 原则,不搞“一刀切”。绝大多数浙江家长支持春秋假,调查显示,89.2%的中小学生家长支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95%的家长和99%的教师认同春秋假的育人积极意义。 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张冠军认为:“孩子连续上课易疲劳,效率反而低。将学年拆分为‘四季假期’,契合教育规律,能让孩子走出课堂,在自然与社会中实践所学。” 据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宁波市各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为家长提供孩子托管服务。一些学校已经发出通知,要求老师秋假期间留在学校参加教研活动或文体活动。 网络评论呈现两极分化。部分网友认为教师已经享有寒暑假,不应再要求更多休息时间;另一部分人则担忧,如果教师假期被过多占用,可能导致职业倦怠,影响教学质量。 纵观全国,春秋假制度仍在探索阶段。如何平衡学生休息、教师权利与家长压力,需要更多配套政策和社会协同支持。
宁波秋假学生放假老师坚守?教育局回应:全市统一安排,教师或参加培训 秋假临近,
天际自由游走的花朵
2025-10-21 20:29: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