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民进党的回应来了!10月18日,民进党发言人吴峥表示,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10-20 11:58:35

对于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民进党的回应来了!10月18日,民进党发言人吴峥表示,民进党对新任国民党主席有“两个期盼”。第一,期盼新任主席能坚守“主权”立场,将守护台湾安全置于政党利益之上;第二,期盼国民党在“国会”能理性监督、积极问政,不再陷于意识形态的杯葛,更不应提出伤害台湾、“违宪”违法的法案。   这“两个期盼”一说出来,不少人都看出了门道——毕竟面对一个从绿营跳去蓝营、还深谙自己套路的对手,这份表态里藏的心思可不简单。一边提“坚守主权立场”,一边盼“理性监督不杯葛”,看似站在“台湾安全”的高度,实则每句话都踩着当下政坛的敏感点。   郑丽文的身份本就透着戏剧性,作为国民党史上首位民进党出身的党主席,她当年因“舔耳案”与绿营决裂,后来在国民党内一路走到党魁位置,靠着的正是对民进党话术的熟稔。   这次她以50.15%的得票率胜出,比对手郝龙斌高出近15个百分点,投票率虽然只有39.46%,但党员用选票表明了“求战”的心态——毕竟过去几年国民党在立法院的“温驯”,让不少支持者憋着股劲。   这样一个懂绿营、敢硬刚的新主席上台,民进党先拿“主权”定调,本质是想抢占话语高地,毕竟郑丽文当选后立刻强调“九二共识”,还说要让台湾人“自信说出我是中国人”,这恰恰戳中了民进党最在意的论述防线。   所谓“守护台湾安全置于政党利益之上”的说法,更像是反过来给对手扣帽子。   毕竟去年底到今年初,民进党推动的罢免案才刚闹得沸沸扬扬,针对31位国民党立委和民众党籍的高虹安,结果首轮同意罢免票平均仅占30%,不同意票超60%,台北有选区不同意票甚至是同意票的两倍多,第二轮7位国民党立委也全过关。   这场耗资耗力的罢免行动,明眼人都看得出是想通过削减在野党席位打破“朝小野大”的僵局——毕竟现在立法院里民进党才51席,国民党52席加民众党8席的组合,让他们的预算和法案屡屡受阻。   自己刚用政治操作打压异己,转头就说别人“把政党利益放前面”,这前后反差实在耐人寻味。   至于盼国民党“理性监督不杯葛”,更像是民进党对当前立法院格局的无奈吐槽。   就拿10月中旬的“财政委员会”来说,国民党籍立委林德福直接质询台财政部门负责人,戳穿“台湾之盾”防务预算的矛盾——之前民进党骂“普发现金”破坏财政,转头就编列庞大军事预算,林德福一句“只要在野党提案就没钱,民进党提案就有钱”,把双重标准摆得明明白白。   这种监督戳到了痛处,民进党自然盼着国民党能“温顺”些。可他们忘了,过去国民党反对的法案里,不少本就争议十足。   比如去年被联手拦下的某项两岸交流限制法案,当时民进党指责“杯葛”,但民调显示62%的民众认为该法案“损害民生交流”,所谓“伤害台湾的法案”,定义权从来不在执政党手里。   郑丽文的胜选本就带着“要打仗”的信号,她当选后直言要把国民党从“温驯的羊群”变成“会打仗的狼群”,还喊话民进党“别打仇中牌”。   这种姿态让绿营格外紧张,毕竟没人比郑丽文更清楚民进党选举时的动员套路和论述漏洞。   加上民众党主席黄国昌已经主动致电谈“联合政府”,蓝白合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旦在野党形成稳固联盟,民进党在立法院的日子只会更难。   吴峥回应里特意加了句“提醒正视大陆渗透”,与其说是警告,不如说是想给蓝白合作泼冷水,试图用意识形态议题割裂在野党阵营。   从数据看,民进党确实没底气硬气。罢免案的惨败已经说明选民对“政治斗争”的厌倦,而郑丽文能拿下军系票仓支持,说明国民党的“战斗路线”正在凝聚共识。   反观民进党,自己推动的民生法案通过率不到40%,却要求国民党“积极问政”,这种要求本身就站不住脚。   说到底,这份“两个期盼”更像份防御性表态,既想稳住自己的论述基本盘,又想给新对手设下框架,可面对一个知根知底的昔日同僚,这些话术能起到多少作用,恐怕民进党自己也没底。   毕竟郑丽文刚上任,国民党就用“您哪位?”“干卿底事?”怼了回去,这场新的政党博弈,才刚拉开序幕。

0 阅读:120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