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消息,我国重型合成旅已经出现在中印边境敏感地区附近。一眼看去,全部都是清一色最新型15式轻型坦克。太壮观了,让拉达克山区的印军第14军蹲着颤抖吧! 咱们的重型合成旅早不是传统部队的老样子,8个营凑成的作战集群里,4个合成营直接顶在前沿,每个营都配齐15式轻坦和步战车,后面跟着的炮兵营藏着84门模块化自行火炮,防空营的48套导弹系统织着低空防护网,支援营和保障营则揣着通信、维修、补给的全套本事,等于把战场需要的所有能力都打包在了一起。 去年青藏高原的演练里,某合成旅用300架攻击无人机搞蜂群突击,15分钟就清完了20平方公里的目标区域,这种效率比印军靠步兵冲锋的老战术先进了不止一代。 15式轻坦能成为这里的主角,全是被高原地形“选”出来的。拉达克被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夹在中间,到处是碎石坡和窄路,印军装备的T-90坦克重约50吨,在这种地形里动不动就抛锚,发动机还老因为缺氧掉功率。 15式只有35吨重,1000马力的发动机专门适配高海拔环境,就算爬到4300米的高地也能保持机动,105毫米主炮的穿深能轻松打穿T-90的正面装甲。 西藏军区之前的实战化演练里,这型坦克在风雪天照样精准命中远距离目标,比印军那些靠进口零件拼凑的装备靠谱多了。 再看对面的印军第14军,虽说有5.7万人的编制,还顶着“火与怒军团”的绰号,可真打起来短板一堆。 下辖的山步8师算是精锐,当年卡吉尔冲突里攻老虎山,步兵和炮兵完全脱节,硬生生赔了400多人才靠消耗战拿下阵地,后来越线袭击巴方哨所还被反包围,几乎全军覆没。 他们的装甲旅就更尴尬,坦克抛锚得靠士兵推,补给全凭卡车翻山,遇上暴雪天气物资车能堵几天,去年就有印军士兵在社交媒体抱怨,冬天连热食都吃不上。 咱们的合成旅早就解决了高原保障的难题。之前第76集团军某合成旅在4300米海拔联训,保障旅跟着跑了1000多公里,下着大雪还能40分钟卸完所有装备。 有次演练中三辆战车被“击伤”,维修分队几分钟就赶到现场抢修,油料营10分钟就能架起野站加油站,炊事班还能把热食送到前线。 这种“打坏了能修、饿了有饭吃、缺弹能补上”的本事,正是印军最缺的——他们的保障分队连跟上行军速度都费劲,更别说实时支援作战了。 合成旅的协同能力更是碾压级的。西藏军区之前的跨昼夜演练里,炮兵先靠无人机定位目标,一轮炮火覆盖后,合成营的15式轻坦立刻冲锋,工兵同步开辟通路,防化分队随时应对突发染毒地带,整个流程行云流水。 印军第14军连基本的步炮协同都练不好,上次演习还出现过炮兵误炸自己人的乌龙,真遇上咱们这种体系化作战的部队,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 拉达克这地方距新德里才300公里,一旦有事咱们的合成旅能快速形成威慑,15式轻坦在山地里的机动优势能抢得先机。 印军第14军看似人多,可部队分散在各个山口,装备和保障又跟不上,面对咱们这种“攻防修救”一体化的集群,除了被动应付根本没别的办法,说他们在山里蹲着颤抖,一点不夸张。
台湾省退役将领栗正杰说,根据日本媒体的推测,解放军将来若是发起解放台湾行动,如果
【7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