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美国今天突然宣布了! 10月18日,美国今日正式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进口巴士加征10%的关税,同时将《美墨加协定》的关税豁免范围扩大至中型和大型卡车。 这哪是贸易政策?分明是精准打击的算计,把“双重标准”玩得明明白白!先看这10%的巴士关税,看似不多,实则剑指特定目标——中国的新能源巴士企业。谁都知道,美国近年采购的电动巴士里,中国品牌占了大头,洛杉矶去年采购155台纯电动大巴,光比亚迪就拿下134台订单,几乎垄断了高端市场。加征10%关税后,一台售价50万美元的电动大巴成本直接涨5万,这笔钱最终要么转嫁给采购的公交公司,要么削弱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算盘打得太响了。 更讽刺的是巴士行业的处境。美国本土巴士制造商早没了竞争力,疫情时800辆巴士开进华盛顿抗议补贴不足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全行业差点丢了8.2万个工作岗位。本以为进口高性价比巴士能帮行业减负,结果政府反手加税,这哪是保护本土产业?分明是拿公交公司和纳税人的钱,给政治博弈买单。洛杉矶交通局的人私下吐槽:“本来计划2028年前全换电动大巴,现在关税一涨,至少得推迟两年。” 再看卡车豁免的猫腻,全是给本土车企开的“后门”。《美墨加协定》早有规定,只要整车75%是北美零部件就能免税,现在把中型和大型卡车加进来,受益的全是福特、通用这些巨头——它们在墨西哥、加拿大都有生产基地,零部件能轻松达标。果不其然,消息一出通用汽车盘后股价直接涨了5%,车企省钱了,老百姓呢?之前对加墨汽车零部件征收的关税已经花了企业106亿美元,这些成本迟早要变成卡车售价的涨幅。 这政策根本不是为了“公平竞争”,而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对巴士加税,既能讨好反华势力,又能给本土低效的巴士制造商“送温暖”;给卡车豁免,能稳住福特、通用这些金主的支持,毕竟它们的选票影响力太大。可谁在乎那些挤破旧公交的普通人?谁在乎靠运输谋生的卡车司机? 更可笑的是美国的“双标逻辑”:中国巴士带着技术和就业机会进入美国,比亚迪在加州工厂就雇了600当地人,把失业率25%的小城盘活了,换来的却是关税打压;而美墨加的卡车只要贴个“北美制造”的标签,就能享受免税优待,哪怕核心部件还是进口的。这种只看立场、不问事实的操作,早把“自由贸易”的遮羞布撕得稀碎。 说到底,美国这波操作就是把贸易当政治工具,管你产业死活、民生需求,先满足自己的算计再说。可关税这东西从来都是双刃剑,打压了进口巴士,美国的公交电动化要减速;看似让利车企,最终还是消费者掏腰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改口了?没想到,美国转变的如此之快! 当地时间10月17日,特朗普接受采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