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次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调查,这事儿可不光是查个企业那么简单,往深了说,就是明明

文史资鉴堂 2025-10-15 18:04:42

咱们这次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调查,这事儿可不光是查个企业那么简单,往深了说,就是明明白白给美方递了个话儿。   先得说清楚,高通这公司在咱们这儿的分量,那真是没得说 —— 不管是手机还是车机,核心芯片基本都得指着它,尤其是高端机型和智能汽车的车规级芯片,市面上很难找到能完全替代它的主儿。   之前有数据说,光 2013 年那会儿,它在全球蜂窝基带芯片市场的份额就占到 63%,这些年在车机芯片领域更是越做越大,国内不管是手机厂商还是新能源车企业,多少都得跟它打交道。   但分量再重,也不能坏了规矩。这次调查可不是凭空找事儿,全是有据可查的。   事儿得从 2023 年 5 月说起,高通当时宣布要收购一家叫 Autotalks 的公司,本来这事儿看着没到申报标准,但咱们市场监管总局收到举报后一评估,发现这收购搞不好会搞垄断,限制市场竞争。   到了 2024 年 3 月,监管部门直接发了书面通知,让它按规定申报,没批下来之前绝对不能动手。   高通当时倒是回了函,说放弃交易了,结果转头到 2025 年 6 月,趁着没人盯着,偷偷摸摸就把收购给完成了,连个招呼都没打。后来接到举报一核实,高通自己也认了这事儿,证据确凿,这不就只能立案调查了嘛。   这可不是高通头一回跟咱们的反垄断监管打交道。早在 2013 年,发改委就因为它滥用垄断地位查过一次,那次查得更细。   那会儿高通仗着自己在 3G、4G 标准必要专利里的地位,搞了不少猫腻:收专利许可费的时候不光不给专利清单,连过期的专利都算在里面收钱。   国内手机厂商要是想用它的芯片,还得把自己的专利免费反向许可给它,一分钱补偿没有;更过分的是,直接按手机整机售价的 5% 收许可费,那会儿国内手机企业利润均值还不到 0.5%,等于卖一台手机大半利润都被它拿走了。   最后查实了之后,罚了它 60.88 亿元,还逼着它改了规矩,比如按整机售价的 65% 算许可费,不能再搭售非必要专利了。   没想到十多年后,高通又在同一个地方栽了跟头。按理说吃过一次亏该长记性了,可它还是觉得能钻空子,以为偷偷完成收购没人发现,这明显是没把咱们的《反垄断法》当回事儿。   但这次咱们二话不说直接立案,态度摆得明明白白:不管你是多大的国际巨头,不管你在行业里多不可替代,只要敢在咱们的地盘上违反规则,就没有例外。   这话可不是空话,背后藏着的正是给美方的态度。这些年美方在科技领域对咱们卡得有多死,大家都看在眼里 —— 芯片出口限制一轮接一轮,高端设备说禁就禁,总想靠着技术垄断拿捏咱们。   高通作为美国科技巨头的代表,在咱们这儿占着巨大的市场份额,按理说更该守规矩,可它反倒屡次试探底线。   这次调查就是告诉美方:你们想靠技术优势搞霸权,那是打错了算盘;咱们维护自己市场的公平竞争,不会因为你们施压就手软。   从监管部门的表态里也能品出味儿来,虽然嘴上说这是 “日常执法工作”,但什么时候执法、查谁,都是有讲究的。高通这时候被查,正好戳中了美方的敏感点。   毕竟高通在全球芯片产业链里的位置太关键,它的一举一动都牵着美国科技产业的神经。调查消息一出来,高通股价盘前就跌了超 3%,这反应也说明市场都明白这事儿的分量。   这次调查跟 2013 年那次一样,全程都拿着实打实的证据说话,高通自己也承认了违法事实,完全是依法办事,美方就算想挑刺儿也没地方下手。   这就是咱们的底气:不是故意针对谁,而是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以前美方总说咱们对本土企业有倾斜,可这次查的是高通,之前还查过其他外资企业,这就是用行动证明,咱们的市场监管从来不看企业国籍,只看有没有违法。   敢对高通这样的巨头动手,本质上是咱们对自己的市场有了更足的底气。这些年国内芯片企业虽然还在追赶,但也慢慢能挑大梁了,手机芯片有华为海思,车规级芯片也有几家企业在发力,不再是当年那种离了高通就玩不转的局面。   现在查它,既是维护国内厂商的利益,也是给整个市场立规矩:不管是美国的企业还是其他国家的企业,想在咱们这儿赚钱可以,但必须守规矩,别想着靠垄断欺负人。   美方其实心里门儿清,这调查就是咱们亮出来的态度:科技领域的博弈可以,但得按规矩来,你们搞技术封锁那套没用,咱们该监管的照样监管,该维护市场公平的绝不含糊。   高通要是识相,就得好好配合调查,整改到位;要是还想耍小聪明,那等待它的肯定是更严厉的处罚。   这事儿也给所有外资企业提了个醒,中国的市场越来越规范,想在这里立足,遵守法律才是唯一的路,其他的歪心思就别琢磨了。    

0 阅读:8

猜你喜欢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