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最后一次机会,中国已经给出来了!10月14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出的那份声明,根本不是什么“抗议”,而是北京动用《反外国制裁法》之前的最后一份书面警告! 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14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出一份措辞罕见的声明,外界有的说这是行业反击。 有的说是企业维权,但真正看懂这份声明的人都知道,这根本不是一次普通的表达意见,而是一次带有极强国家意志的警告。 它的目标非常明确:不是与荷兰讲道理,而是告诉荷兰,中国已经忍耐到尽头。 这份声明是北京在动用《反外国制裁法》之前,给荷兰政府留下的最后一次回头机会。 事情的起点发生在10月12日。就在这一天,荷兰政府突然对安世半导体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强硬干预。 不仅行政上冻结了企业的所有资产和人事安排,还通过法院手段,直接剥夺了中国企业的控制权。 更何况,荷兰政府自己都承认,援引《物资供应法》是“极为罕见”的行为,也就是说,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件事不合常理。 他们的借口也很可笑,说是为了“防范紧急情况下的供应风险”,但根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安世半导体对荷兰、安全、欧洲会产生什么实质威胁。 这种没有事实支撑的泛化“国家安全”说法,正是中国外交部早已反复警告过的。他们不是真担心安全,而是担心中国控制了高技术节点。 这一次,中国没有再保持克制。10月13日,中国外交部首次发声,点名批评荷兰“歧视性做法”,要求其立即停止政治化经贸问题。 但真正让整个行业震动的,是第二天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声明。 声明中用了非常直接的语言,明确表示坚定支持闻泰科技捍卫合法权益,坚决反对对中国企业的选择性打压。 注意这些措辞,“坚定支持”“坚决反对”,在过去,这种词汇通常只出现在政府或官方涉外文件中。 现在行业协会在用,意味着国家已经将这起事件视作高度敏感的战略事件,不再当成普通的企业纠纷来看待。 根据中国《反外国制裁法》第三条,只要有国家、组织或个人对中国公民、组织实施歧视性限制,中国就可以实施对等反制。 这次荷兰的做法,几乎完全符合所有触发条件。行业协会的声明,就是提醒荷兰:你们已经踩在红线上了。 过去两年,荷兰在半导体问题上一再配合美国加码对华打压。先是限制ASML出口EUV设备,后来又把DUV设备也纳入禁运清单。 而这一次,他们干脆不管设备了,直接对中国资本下手。这不是经济问题,这是对中国国家利益的直接挑衅。中国不可能再继续容忍。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次干预发生的时间点极其敏感。 就在美国2025年9月刚刚升级对华出口管制之后,荷兰紧跟其后,不到一个月就对安世半导体动手。 这种时间上的呼应,不可能是巧合。荷兰已经彻底放弃“中立姿态”,彻底站在了美国背后。 问题是,荷兰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代价?安世半导体不是一家小企业,它的营收规模早已超过百亿元,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扮演着稳定器的角色。 现在被人为冻结一年,不仅企业内部将彻底陷入瘫痪,全球供应链也将受到波及。 这种人为制造的“断点”,只会让整个欧洲半导体产业更依赖美国,而欧洲的战略自主性将被彻底削弱。 更关键的是,中国不会再像过去一样保持克制。 过去几年,中国对荷兰在光刻机出口问题上的做法已经忍让太多,从未动用《反外国制裁法》针对荷方企业。 这一次不同了。行业协会的声明已经表明,中国已经准备好采取下一步行动,而且不会再只停留在口头层面。 如果荷兰不尽快撤回这项干预,不仅中荷经贸关系将遭遇重创,荷兰企业在中国的所有业务都将面临极高的不确定性。 反制措施绝不会只针对此事件,而可能波及更广泛的技术、投资乃至人员往来。 一旦事态升级,ASML等核心企业将首当其冲。到时候,真正失去市场的,不是中国,而是荷兰。 更何况,中国现在并不处于弱势。过去两年,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突破已经让西方国家措手不及。 从芯片设计到EDA软件,从材料到设备,中国已经在多个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 如果荷兰认为中国还会因为技术依赖而妥协,那就大错特错了。 特朗普曾经说过一句话,“你不能和一个比你更能承受痛苦的国家打贸易战”,现在这句话正好送给荷兰。 中国手中不仅有市场,还有产业链,还有政策工具,更有时间。而荷兰,除了顺从美国,几乎什么都没有。
荷兰的最后一次机会!中国协会声明藏杀气,这是反制前的最后通牒!荷兰的最后一
【98评论】【6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