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已经不再欢呼“把俄罗斯打成能源进口国”了,因为泽连斯基证实,乌克兰面临严峻的冬季能源问题,为了确保能源供应,基辅可能需要考虑进口电力。 前阵子还在为 “削弱俄罗斯能源出口” 欢呼的乌克兰,最近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难题,随着冬季临近,国内能源供应缺口越来越大,连泽连斯基都公开证实,乌克兰正面临严峻的冬季能源挑战,甚至不排除要从其他国家进口电力来渡过难关。 这种态度的转变,背后是乌克兰能源设施受损、能源产量下滑与冬季用能需求激增之间的尖锐矛盾,曾经的乐观情绪,渐渐被对能源短缺的担忧取代。 要知道,乌克兰曾在能源领域有过 “底气”。作为欧洲传统的能源过境国,乌克兰不仅有输气管道连接俄罗斯与欧洲,自身也有不少能源生产设施,比如扎波罗热核电站曾是欧洲最大的核电站之一,为乌克兰提供了近 40% 的电力。 之前乌克兰还多次表示,通过打击俄罗斯的能源基础设施,能削弱其经济和军事能力,甚至有声音称要 “把俄罗斯从能源出口大国打成进口国”。可现在,乌克兰自己的能源体系却先扛不住了,尤其是经历了多轮冲突影响后,能源设施的损毁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根据乌克兰能源部 2025 年 10 月发布的数据,目前全国有超过 30% 的发电设施处于无法正常运行的状态,其中火力发电厂受影响最严重,顿涅茨克地区的几个大型火电厂,因为关键设备被损毁,发电量只有战前的四分之一。 水电方面,第聂伯河上的几座水电站,虽然主体结构还在,但输电线路多次遭到破坏,能输送到居民端的电力大幅减少。 更棘手的是扎波罗热核电站,尽管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但受周边局势影响,燃料供应和设备维护都存在不确定性,乌克兰能源专家估算,今年冬季核电站能提供的电力,可能比去年减少 20%。 能源产量下降的同时,冬季用能需求却在不断增加。乌克兰冬季气温经常降到零下 10 摄氏度以下,居民供暖和生活用电需求会大幅上升。乌克兰国家电网公司预测,今年 12 月到明年 2 月的用电高峰时段,全国电力缺口可能达到 3500 兆瓦,相当于平时用电量的五分之一。 这意味着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可能会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停电,甚至影响居民供暖,去年冬季,乌克兰部分地区就因为电力不足,不得不实行 “限电令”,居民每天只能保证 4-6 小时的供电,今年的情况可能更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泽连斯基在 10 月 18 日的全国电视讲话中,首次提到 “不排除进口电力” 的可能性。他表示,政府正在和周边国家协商,探讨从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国进口电力的方案,同时也在争取欧盟的能源援助。 不过进口电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电网连接问题,乌克兰与欧盟国家的电网频率和电压标准存在差异,需要专门的转换设备才能实现电力互通,而这些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需要时间,短期内很难大规模投入使用。 其次是成本问题。波兰、罗马尼亚等国的电力价格受欧洲能源市场影响,近年来一直处于高位,乌克兰如果大量进口,需要承担高额的费用。 乌克兰财政部估算,如果每天进口 1000 兆瓦电力,每天的支出就超过 100 万美元,整个冬季下来可能要花费上亿美元,这对本就紧张的乌克兰财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且这些国家自身也面临冬季能源压力,能提供给乌克兰的电力数量有限,比如波兰今年冬季的电力储备主要优先保障本国居民使用,可能只能向乌克兰提供 200-300 兆瓦的电力,远不能满足乌克兰的需求。 除了进口电力,乌克兰政府也在采取其他措施应对能源危机。比如加快修复受损的能源设施,目前已有超过 5000 名工人在昼夜不停地抢修火电厂和输电线路;同时推广节能措施,呼吁居民减少不必要的用电,政府还计划向居民发放节能灯泡和电暖器,帮助大家降低能耗。 此外,乌克兰还在争取国际社会的能源援助,欧盟已经承诺向乌克兰提供 10 亿欧元的能源援助资金,用于购买天然气和修复能源设施,但这些援助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曾经欢呼 “把俄罗斯打成能源进口国” 的乌克兰,如今不得不面对自身的能源困境,这种转变也反映出能源问题的复杂性。对乌克兰来说,这个冬季的能源挑战不仅关系到居民的基本生活,也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稳定。 目前乌克兰政府还在和周边国家及欧盟积极协商,希望能找到解决能源短缺的办法,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今年冬季乌克兰的能源供应,恐怕还是会面临不少困难。 从现实来看,能源危机已成为压在乌克兰身上的沉重负担。若冬季能源供应无法得到保障,民生压力与战场颓势的双重打击下,这场冲突的终局或许真的会在今冬浮现。
乌克兰已经不再欢呼“把俄罗斯打成能源进口国”了,因为泽连斯基证实,乌克兰面临严峻
烟雨评社
2025-10-15 14:53:36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