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来中国报仇的!”2019 年 11 月,72 岁的坂本幸雄接过紫光集团聘书时,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揭开了他与美国半导体行业的积怨。 (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坂本幸雄1948年出生在日本一个普通家庭,打小就对家里的电子产品特别好奇,经常把电视机拆开,盯着里面的芯片琢磨这是啥、能干嘛。 家里人没多少文化,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跟他说等长大了自己找答案。 这份好奇慢慢变成了他的兴趣,随着接触的知识越来越多,他也逐渐明白,小小的芯片对未来世界影响极大,心里对芯片的执念就更深了。 1970年,坂本幸雄从日本体育大学毕业,没选和体育相关的工作,一门心思想进做芯片的公司,最后成功进了日本德州仪器的分公司。 刚入职时他资历浅,只能从推销员做起,白天踏实跑业务,晚上回家就拼命补半导体的专业知识。 他的进步特别明显,公司高层都看在眼里,慢慢把他往管理层提拔,最后他坐到了分公司副总裁的位置。 之后有几家公司找他,他先后做了神户制钢电子信息科半导体部门总监理、联日半导体社长兼代表董事,成了半导体行业里实打实的巨头人物。 那时候正是日本半导体最风光的年月,芯片不仅质量好,价格还比美国的便宜,连世界知名的英特尔公司,只能避开日本的锋芒,放弃了一部分存储芯片业务。 可美国没法接受自己管不住日本芯片行业,于是就开始打压。 1985年,美国起诉日本半导体企业,说他们搞不公平贸易,理由是日本低价芯片让美国芯片卖不出去、美国企业活不下去,这双标做法让日本行业里的人都很气愤。 但二战后日本靠美国扶持才快速发展起来,很多事都得看美国脸色,没法硬刚。 1986年9月,日本通产省和美国商业部签了《半导体协议》,内容就是限制日本半导体对美出口,还得让美国半导体在日本市场占更多份额。 日本行业里的人都反对,可形势比人强,只能忍着。 坂本幸雄那时候多次站出来抗议,骂美国做得不地道,也在心里立下决心,要在半导体行业打败美国。 可美国的算盘没全打响,签了协议后,不少中小企业还是愿意买物美价廉的日本芯片。 美国就换了招,把目光投向韩国,觉得正在往上走的三星比日本企业好控制,就联合韩国大力扶持三星。 偏偏这时候日本又撞上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韩国趁机收购了日本半导体的不少产业链,还挖走了很多技术人才。 这可让日本着急起来,在99年的时候,连忙将日立、NEC和三菱电机把各自的DRAM业务整合起来,成立了尔必达公司,整个日本半导体产业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这公司上,坂本幸雄被推成了社长。 他凭着多年的行业经验,调研后觉得未来便携的移动电子设备会取代电脑,就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手机用的DRAM上。 这个判断特别准,后来智能手机在全球火了起来,尔必达也跟着受益,2004年成功上市,到2006年不仅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还冲进了全球半导体厂商前20名,在DRAM领域排到了世界第三。 但尔必达的崛起又让美国不满了。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来了,DRAM的全球需求一下子少了很多,价格跌得厉害。 可三星有美国和韩国的扶持,不管产能过剩,还在拼命生产研发,把价格压得更低。 打价格战靠的是资本,尔必达根本扛不住,只能跟着降价,很快就资金链断裂,快破产了。 坂本幸雄到处找银行借钱,可在美国的管控下,没银行敢帮他。 2012年又遇上日元升值,双重打击下,尔必达撑不住了,只能宣告破产。 同年7月,美国美光科技只用25亿美元就把它收购了,日本最后的DRAM业务没了。 坂本幸雄说这是他人生最大的污点,也是日本芯片企业的耻辱。 三星还特意聚会庆祝,从此在DRAM市场没了对手。 那时候坂本幸雄年纪已经不小了,很多人觉得他会退休养老,可他心里的不甘和愤怒没处放。 就在这时候,中国紫光集团向他抛了橄榄枝。 紫光集团前身是清华大学1988年创办的科技开发总公司,这个公司作为校办企业,不缺人才。 而且西方一直封锁中国芯片技术,国家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中国又是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市场,机会特别多。 2019年11月,72岁的坂本幸雄决定接受紫光的邀请,担任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日本分公司CEO。 消息一出来就引起了轰动,他在媒体面前说,不想以失败者的身份结束人生,加入紫光就是要做个了结。 大部分中国人都欢迎他,可也有少数网友调侃他是“美韩手下败将”。 但明眼人都知道,尔必达被打压,正说明它的技术实力让美国和韩国忌惮,就像华为遭到不公平对待一样,这其实是实力的体现。 随后,坂本幸雄在这个岗位兢兢业业,利用自己的经验,以及人脉努力的去帮助中国在国际芯片领域站稳脚跟。 而这一帮就是整整9年,最终坂本幸雄在2024年2月14日,坂本幸雄因心肌梗塞去世。
日本关东军战败,苏联俘虏1万多日本女兵,处理方法令日本人胆寒。1945年8月9日
【6评论】【2点赞】
用户10xxx17
可惜紫光不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