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不让蒙古国借道是对的!蒙古现在很痛苦很难受,因为没有陆路和出海口。它

芸霄记史 2025-10-13 17:47:58

·现在看来,不让蒙古国借道是对的!蒙古现在很痛苦很难受,因为没有陆路和出海口。它想过没有80年前它独立时,中国痛不痛苦,难不难受?蒙古国最近确实挺难受的,没有出海口,经济进不去、资源出不来,连条像样的高速公路都指望不上。     虽然蒙古国国土面积有156万平方公里,地下还埋着成堆的铜矿、煤矿和稀土,看上去富得流油,可就是运不出去,南北两头只有中国和俄罗斯,想把矿卖到日本、韩国,必须借别人的港口。   蒙古本身铁路能力有限,卡车在边境能排几十公里,油钱比货钱贵不说,还得看中俄的脸色,机会摆在眼前,却始终够不着手,这就是它的现实。     他们想修一条高速路,也不是没干过,喊了好多年,项目立了又搁,钱不到位,技术也缺,计划只能停在纸上,于是资源埋在地里卖不掉,老百姓富不起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国际行情上蹿下跳。   有人说,干脆中国给他们一个“出海口”不就完事?可真没那么简单,天津港是北京通向世界的海上门,这个地方哪能随便让?只要有一条他国可以自由进出的通道,谁能保证不会被第三方势力利用?安全问题一旦出事,代价不是一国能承担的。     蒙古国的痛,除了地理,还有历史,1945年那场“公投”,让它离开了中国,当时的中国刚打完抗战,国力衰弱,百废待兴,却被硬生生割掉一块土地,那种损失中国挺过来了,但蒙古国要为当年的选择埋单。   独立后,它一头扎进苏联的怀抱,从语言到制度全盘照搬,那几年混得风光,但也彻底丧失了独立的经济血脉。苏联解体后,援助断了,市场没了,一下跌进了现实的坑,牛羊有的是,矿也不少,可工业基础薄得像纸,一旦别人不收,他们连加工都做不到。     后来,蒙古国想另找出路,搞了个“第三邻国”政策,想和美国、日本、韩国搞好关系,可距离太远,人家说几句漂亮话可以,真掏钱修路建港口就难了。   地理的限制破不开,经济的依赖又断不掉,折腾几十年,最后发现离不开的还是中国,到2024年,它对华贸易占外贸总额的七成,煤和铜精矿九成都卖我们,看似独立的经济,其实每一口气都在中国边境这头喘。     所以,有些事不能只看表面,借道出海听上去方便,其实是战略安全的大事,一旦开放,牵扯的不只是生意,还有国家安全。   天津港肩负着首都的经济命脉和华北的海上出入口,开这口子就等于在家门口留了个洞,这种风险没有哪个国家敢冒。     说到底,曾经选择了分家,就该承担分家的结果,如今的蒙古国要走出困局,就只能靠自己。     至于我们,守好自己的门,稳扎稳打地过好自己的日子,看清形势,不被情绪带着走,这本身就是最清醒的态度。

0 阅读:136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