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日本正式宣布了 ​10月14日,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说了个挺关键的

好学百灵鸟 2025-10-14 17:11:22

快报!快报! 日本正式宣布了 ​10月14日,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说了个挺关键的事儿:现在日本经济的问题是通货膨胀,早不是安倍经济学那会儿的通货紧缩了,至于具体怎么调货币政策,得看日本央行的决定。 曾几何时,“安倍经济学”以三支箭猛攻通缩,日本央行甚至推出负利率,只为让人们“敢花钱”。可如今,局面反了过来。截至2025年3月,日本核心CPI已连续三年超2%,但老百姓却高兴不起来。原因很简单:物价涨了,工资没跟上。 翻开日本家庭账本,电价、燃气、大米、蔬菜……几乎样样都在涨价。而推动这轮通胀的,不是经济火热,而是日元贬值+供给紧张。进口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直接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更让人心酸的是,2025年春季虽有企业集体加薪,但涨幅远低于通胀,实际收入已连续三年下滑。 “这不是复苏,是‘被通胀’。”一位在大阪经营小餐馆的店主在网上写道,“食材成本涨了四成,但我不敢随便涨价,怕客人不来。现在是‘赚得越多,亏得越多’。” 更有趣的是,一边是消费紧缩,一边却是黄金热卖。东京银座多家金店出现排队抢购金条的现象,部分零售商的小克重产品一度断货。人们不再信任纸币,转而用黄金“锁住购买力”。这种“避险式消费”,恰恰折射出对未来的不安。 面对压力,日本央行已在9月启动“缩表”,通过出售资产回收流动性,市场普遍预测年内或将加息。政策从“放水”转向“抽水”,动作果断,但风险也随之而来。 加息虽有助于抑制通胀,却可能压垮本就脆弱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贷款门槛提高,许多小微企业恐将面临生存危机。而普通家庭在房贷、消费贷压力下,日子也会更难熬。 有网友调侃:“以前是‘钱不值钱’,现在是‘钱不敢花’。”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日本经济多年来的结构性顽疾——如劳动力老龄化、创新转化慢、收入分配失衡——并未解决。如今通胀一来,这些问题被进一步放大。 有经济学家指出:“日本正在经历一场‘转型阵痛’。过去靠央行‘兜底’的模式走不通了。真正的出路,不是调利率,而是提升劳动生产率,让工资增长跑赢通胀。” 说到底,经济政策不该只是数字游戏。无论是通缩还是通胀,最终买单的都是普通人。一个健康的经济,不该让百姓在超市里反复比价,也不该让年轻人靠买金条来对抗焦虑。 日本这一课,值得深思。当“便宜时代”彻底远去,如何让普通人也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才是政策真正的试金石。 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对“工资追不上物价”的感受。 日本经济新变局 通胀下的普通人 工资跑不赢物价 央行转向缩表

0 阅读:6
好学百灵鸟

好学百灵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