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国军团长准备投奔新四军,谁知夜里却被暗杀,被捅了3刀,却没死。杀手走

笑蓝说 2025-10-13 16:54:34

1941年,国军团长准备投奔新四军,谁知夜里却被暗杀,被捅了3刀,却没死。杀手走后,他本想起身,但又想到什么,果断装死!   1984年北京陈锐霆的家中,阳光透过窗户落在铁皮盒上。他打开盒子,半块褐色的绑腿布掉出来,布上的血迹早已发黑,边角“抗日救国”的绣字却依然清晰。 “这是当年小张用他的绑腿给我包的伤。”他对着布片轻声说,眼眶慢慢发红。那年遇刺后,是警卫员小张背着他在芦苇丛里躲了三天,这半块绑腿布,就是当时唯一的包扎物。 铁皮盒里还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是1941年起义后和新四军战士的合影,小张就站在他身边,笑得格外灿烂。   1941年4月18日深夜,安徽四二五团的营房里,陈锐霆坐在油灯下。 一营营长赵刚推门进来,神色犹豫:“团长,上面要是知道我们起义,家人会不会受牵连?”陈锐霆站起身,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照片,是他在长城抗战时的合影,照片里不少战友都牺牲了。 “赵刚,你看这些弟兄,他们是为了啥死的?是为了抗日,不是为了打内战!”他声音不大,却很坚定。 他又拿出地下党送来的报纸,指着上面“皖南事变”的报道:“新四军也是抗日的队伍,我们要是打他们,就是帮日本鬼子的忙!” 赵刚盯着报纸,沉默了半天,突然站起来:“团长,我听你的!就算家人受牵连,也不能做民族的罪人!” 那天夜里,陈锐霆说服了三个动摇的营长,为起义稳住了人心。   1941年4月30日遇刺后,陈锐霆躺在地上,听见外面传来小张的喊声:“团长!你在哪?”他想答应,却怕引来杀手,只能忍着疼,用手指敲了敲地面。 小张循着声音找到他,看见他满身是血,眼泪一下子掉下来:“团长,我背你走!”两人刚跑出营房,就听见后面传来枪声,小张背着他钻进芦苇丛,深一脚浅一脚地跑。 天亮时,一个姓王的村民发现了他们,不顾危险把他们藏进自家地窖,还让老伴煮了米汤送来。“你们是抗日的队伍,俺们不能让你们出事!”王大爷的话,陈锐霆记了一辈子。   1941年5月中旬,陈锐霆的伤还没好利索,就开始整理起义部队的名单。他发现有十几个士兵是被胁迫参加哗变的,主动找到他们:“只要你们真心抗日,以前的事既往不咎。” 其中一个叫李二牛的士兵,哭着说:“团长,俺不是故意的,是他们用俺娘的命威胁俺。”陈锐霆拍了拍他的肩:“以后跟着我,好好打鬼子,就是对俺娘最好的交代。” 后来李二牛成了新四军独立旅的机枪手,在抗日战场上立了好几次功,1945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3年南京炮校的操场上,陈锐霆正在给学员们演示火炮操作。 他手把手教一个叫周明的年轻学员调整炮口:“炮兵讲究的是精准,差一毫米,炮弹就打不准目标。” 周明后来回忆,陈将军常给他们讲1941年起义的事:“他说当年要是没坚定的信仰,早就被困难打垮了。” 在陈锐霆的带领下,南京炮校培养出了大批炮兵人才,不少学员后来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1990年,85岁的陈锐霆还坚持去炮兵部队视察。他坐在轮椅上,看着新型火炮列阵,眼里满是欣慰:“当年我们只有几门旧炮,现在有这么好的装备,不容易啊。” 部队首长想让他休息,他却摆摆手:“让我再看看,这些炮都是国家的底气,我得多看看才放心。”临走时,他把自己珍藏的一本炮兵战术笔记送给部队,上面记满了他多年的经验和心得。   2010年陈锐霆去世后,家人按照他的遗愿,把那半块绑腿布、铁皮盒里的照片和炮兵战术笔记,都捐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如今,这些物品陈列在“英雄人物”展区,旁边的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着陈锐霆的生平事迹。每年都有不少军人和学生来参观,听讲解员讲述他起义、遇刺、建设炮兵的故事。 那半块绣着“抗日救国”的绑腿布,成了最动人的展品之一,它不仅见证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更承载着一个老革命家对信仰的坚守,提醒着后人:今天的和平,是无数人用鲜血和信念换来的。 信源:陈锐霆:一位传奇的百岁开国将军——人民网

0 阅读:0
笑蓝说

笑蓝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