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的是,在中国稀土管制之后,台积电、三星要想给美国代工芯片,必须拿到中国的出口许可证。因为如果中国不提供稀土,它们将无法生产。 很多人不知道,稀土看似不起眼,却是芯片制造的 “隐形刚需”。芯片里的关键部件 —— 比如用于信号放大的射频芯片、稳定电流的电容器,都离不开镝、铽、钕这些中重稀土元素。 拿台积电给苹果代工的 A18 芯片来说,每颗芯片的射频模块里,都需要 0.02 克纯度 99.99% 的镝元素,少了它,芯片的信号接收能力会下降 40% 以上,根本没法满足手机的通信需求。 三星给高通代工的骁龙 8 Gen4 芯片也一样,其电源管理芯片里的永磁体,必须用钕铁硼永磁材料,而这种材料的核心成分钕,全球 90% 以上的加工产能都在中国。 中国的稀土优势,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从开采到加工,中国已经构建起全产业链体系:内蒙古白云鄂博矿的稀土储量占全球 38%,江西赣州的中重稀土产量占全球 60%,更关键的是,中国掌握着最先进的稀土分离提纯技术。 2024 年中国出台的稀土管制政策,不仅限制稀土原矿出口,还把稀土加工产品、甚至含稀土的零部件都纳入监管,想通过 “曲线进口” 绕开管制,基本没可能。 这就直接卡住了台积电和三星的脖子。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计划 2025 年投产 3 纳米芯片代工业务,主要服务于美国英特尔、英伟达等客户。可按照产能规划,这家工厂每月需要 1.2 吨中重稀土,其中镝元素就得 0.3 吨。 之前台积电想从日本采购稀土,却发现日本的稀土加工原料大多来自中国,最后还是得通过中国企业中转,绕不开出口许可证。三星情况也类似,其德州工厂给美国高通代工 5 纳米芯片,每月需要 0.8 吨钕元素,原本依赖从韩国本土进口,可韩国的稀土储备只够维持 3 个月,最终还是得向中国申请许可证。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依赖还体现在产业链的细节里。台积电的 3 纳米生产线,使用的稀土永磁电机,其核心部件来自中国宁波的企业;三星德州工厂的芯片检测设备,里面的稀土传感器,也是从中国深圳采购的。 中国稀土管制政策出台后,这些含稀土的零部件出口也需要审批,这意味着就算芯片厂商想从其他国家买零部件,只要里面有中国产的稀土成分,照样得走许可流程。2025 年初,三星就因为一批含稀土的检测设备没拿到许可证,导致德州工厂的芯片检测环节延误了两周,差点影响给高通的交货进度。 美国不是没试过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2023 年美国就联合澳大利亚、加拿大成立 “稀土联盟”,计划在亚利桑那州建稀土加工厂,可直到 2025 年,这家工厂还没投产,,光环评就卡了 18 个月,加上缺乏成熟的分离技术,就算投产,预计每吨稀土的加工成本也得比中国高 30 万美元。 美国芯片企业算过一笔账:如果不用中国稀土,每颗高端芯片的生产成本会增加 15 美元,这对于每年代工上亿颗芯片的台积电、三星来说,是根本承受不起的成本压力。 随着中国稀土管制政策的落地,全球芯片行业的格局也在悄悄改变。过去美国主导芯片技术标准,现在中国通过稀土这一关键资源,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中掌握了更多话语权。对于台积电、三星这些芯片巨头来说,申请中国稀土出口许可证,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在中美芯片竞争这事上,日本人瞅见个挺有趣的情况:美国一门心思拿高端芯片要和中国比
【2评论】【37点赞】
沉浮
好一招“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