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发现不对劲了! 除了稀土以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那就是美国的医药供应链。这张医药牌才真叫致命,美国的救命药原料几乎全攥在咱们手里! 《华尔街日报》的记者特意跑去美国最大的制药基地新泽西州调研,发现当地一家生产化疗药物的工厂,仓库里堆的紫杉醇原料全贴着 “中国制造” 的标签。 工厂负责人私下透露,这种治疗乳腺癌的关键原料,全球 92% 的产能都在中国,美国本土企业尝试生产了三年,要么纯度不达标,要么成本是中国的五倍,最后只能放弃。 更让人揪心的是抗生素领域,美国医院常用的头孢曲松钠,其核心中间体 7-ACA,中国的供应量占全球 85%,去年中国某企业短暂停产检修,美国多家医院就出现了断供预警,不得不限制用量。 中国在医药原料领域的优势,比稀土布局得更早。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就开始发展原料药产业,现在已经形成从基础化工原料到高端医药中间体的全产业链。 浙江台州的医药园区,聚集了 200 多家原料药企业,能生产 1800 多种医药原料,其中 120 种是全球独家供应。就拿治疗高血压的氨氯地平来说,中国企业不仅掌握原料生产,还垄断了关键的晶型技术,美国制药公司想生产,要么买中国的原料,要么支付高额专利费,没有第三种选择。 美国不是没意识到风险,2023 年就推出 “医药供应链回流计划”,拨款 50 亿美元扶持本土原料药企业,可到 2025 年,本土产能只提升了 7%。 究其原因,一是环保成本太高,生产一种抗生素原料会产生大量废水,美国处理成本每吨比中国高 300 美元;二是技术断层,中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积累,培养了大批掌握精细化工技术的工程师,美国年轻一代很少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导致技术工人缺口达 1.2 万人。宾夕法尼亚州有家新建的原料药工厂,因为招不到熟练工人,投产时间一推再推,最后只能从中国高薪挖人。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医药供应链还在往高端延伸。过去美国靠制剂技术掌握话语权,把中国原料加工成成品药再高价卖回来,现在中国企业已经开始生产高端制剂。上海某药企生产的胰岛素,不仅通过美国 FDA 认证,还打进了美国退伍军人医院,价格比美国本土产品低 40%。 美媒算过一笔账,美国每年进口的中国医药产品超过 120 亿美元,要是中国动用药供应链这张牌,美国医院的化疗药物、抗生素、甚至常用的感冒药,都可能在三个月内出现断供。 去年美国遭遇流感季,某款儿童退烧药的原料断供,美国卫生部门紧急从中国调运,光是运输成本就比平时高了三倍。当时负责采购的官员在听证会上承认,美国医药供应链就像建在沙滩上的房子,看似庞大,实则根基全靠中国原料支撑。 现在美媒最担心的是,中国要是像管制稀土一样对医药原料出手,美国的医疗体系会比芯片行业更早陷入危机 —— 芯片断供影响的是电子设备,而医药断供威胁的是人的生命。 随着美媒的报道发酵,美国国会已经召开了三次听证会,讨论如何应对医药供应链风险,可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没找到替代中国的方案。毕竟几十年形成的产业链优势,不是靠短期拨款就能改变的,这张藏在稀土背后的医药王牌,正在成为影响中美博弈的又一关键变量。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美媒发现不对劲了! 除了稀土以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那就是美国的医药供应
百日依山尽
2025-10-13 15:33: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