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棋面前,白棋已经有一只眼,看似安全,但黑棋自己还带着断点,不能随便补。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立”,觉得稳一点,能护住自己。 可这一立,白棋轻轻一弃,转身就活了,黑棋白忙一场。 真正高手,第一手不是补,是“尖”。 就那么一贴,不声不响,既防了白冲,又瞄着扑入。 不是为了吃,是为了逼你打劫。 2025年三星杯,丁浩对申旻埈,同样的形状,第71手,他就是这么下的。 AI算出来,这一尖,胜率直接涨了18%。 你要是立,胜率掉近10%——差距不是一点点,是胜负的分水岭。 韩国棋院今年更新死活辞典,专门给这个形状加了新编号:E-17-β,名字叫“尖·虎口劫杀”。 从此,这手棋不再是“妙手”,是标准答案,进了韩国院生的考试题库。 更惊人的是,弈客Go统计了30万盘业余高手对局—— 92.6%的人选“立”或“挡”,结果胜率不到三成。 只有7.4%的人敢下“尖”,但他们赢了。 你不是不会下棋,你是被惯性骗了。 看到眼,就想破;看到断,就想补。 可真正的大局观,是让一步棋,同时干两件事: 防住自己,杀死对方。 白棋要是怕打劫,想直接做第二眼? 黑棋再走一手“一路托”,白棋连气都没有,直接死。 这不是玄学,是数据、是职业对局、是AI验证过的铁律。 你练了十年死活题,可能都没碰上这一型。 但今天,它就在你面前。 别再练那些老掉牙的“立”了。 下次遇到“白有一眼,黑有断点”,先想“尖”。 不是你想不到,是你没被教过。 现在,它已经不是“新解法”了。 它是新的常识。
她赢的不是一场棋,是整个围棋圈的刻板印象。2021年,17岁女二段掀翻九段,没
【5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