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刷到过“巩俐同款护肤品”“全红婵推荐跳绳”吗? 点开一看,脸是她的,声音是她的,连眨眼的节奏都像极了真人——可她根本没代言过。 这不是电影特效,是2025年最泛滥的电商骗局。 国家网信办刚出新规:所有AI换脸带货,必须打“显式水印+隐式指纹”,不打? 平台直接封号。 抖音一个月就封了1874个账号,拦截2.3万条假视频。 中国奥委会统计,光是巴黎奥运冠军,就有412条假广告在传播,涉及18位金牌选手。 有人觉得:“不就是个视频嘛,谁信啊? ” 可68%的人,根本分不清真假。 他们看到“奥运冠军推荐”,手就抬起来了,钱就付了。 北京法院刚判了首例:一家公司用AI伪造乒乓球冠军带货,赔了30万,还得在原视频底下连续七天贴警示标语。 不是警告,是公开羞辱。 技术也在追。 蚂蚁开源了“Celeb-Guard”,能96.4%揪出AI换脸,天猫2000多个品牌已经用上了。 中国奥委会和支付宝联手推出“冠军真假扫一扫”小程序——你截图一张带货视频,三秒告诉你:这人,有没有授权。 最讽刺的是什么? 黑产的报价,已经跌到30块一分钟。 你用一部3060显卡,就能自己生成“苏炳添推荐减肥茶”。 而跨境平台还在放任。 TikTok Shop上,同样的假视频,换个账号、换个服务器,又活了。 这不是技术失控,是人性的漏洞被精准利用。 我们太容易相信“权威”,太习惯用“名人”当决策开关。 可当权威可以被一键复制,信任还剩多少? 别等被骗了才后悔。 下单前,先看一眼视频角落——有没有那个小小的“AI合成”标识。 再打开小程序扫一扫。 两件事,花不了十秒。 但能救你的钱包,也能救运动员的名声。 AI能伪造一张脸,但伪造不了法律的牙齿。 现在,它正一张一张,咬碎这些假货。
你刷到过“巩俐同款护肤品”“全红婵推荐跳绳”吗? 点开一看,脸是她的,声音是她的
发发呆爱好者
2025-10-12 19:58:24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