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认识一件兵器烽火问鼎计划 朝鲜“火星-11E”高超音速导弹,目前朝鲜官方并未公布详细的权威参数。以下信息来源于2025年10月首次公开亮相后的公开报道和分析。
主要参数
导弹型号:“火星-11E” (Hwasong-11E)
首次公开:2025年10月5日,在“国防发展-2025”武器展览会上展出
技术渊源:基于火星-11(KN-23)固体燃料战术弹道导弹改进而来
最大射程:估计在1000公里以内(一说1300公里左右)
飞行速度:可实现高超声速飞行(通常指5马赫以上),有分析指出其速度可能超过5马赫,但也有分析对其实际速度提出质疑
弹头类型:乘波体构型的高超声速滑翔弹头
动力系统:固体燃料发动机
制导方式:惯性导航,并辅以格洛纳斯(Glonass)或北斗导航进行修正
发射方式:公路机动发射,使用5轴特种运输发射车(TEL),每车装载2枚导弹
精度:约30米
短板预测
虽然“火星-11E”的外观,尤其是其乘波体弹头和“联排翼”设计,与中国的“鹰击-17”有几分神似,但多方分析认为,它在关键技术层面存在明显短板。
材料与耐热性:“鹰击-17”的边条翼和尾舵呈黑色,据信采用了能承受极端高温和高压的先进复合材料。而“火星-11E”的相应部件为灰白色,被认为可能使用了较为普通的材料,这会在高超声速飞行产生的数千摄氏度高温下影响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制导精度:“火星-11E”依赖的卫星导航系统在实战中易受干扰,一旦信号被阻断,其命中精度会显著下降。相比之下,“鹰击-17”配备了更先进的多模复合导引头,并支持北斗军码导航,即使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也能保持高精度。
研发与测试瓶颈:高超声速武器的成熟离不开大型高超声速风洞的海量测试数据支持。目前公认只有中、美、俄等少数国家拥有完善的高超声速风洞设施。朝鲜被认为缺乏此类关键基础设施,因此“火星-11E”设计的成熟度和可靠性仍有待观察。
综合来看,“火星-11E”展示了朝鲜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的探索和野心。它具备高超声速导弹的一些典型特征,如乘波体构型和潜在的高机动性,理论上能增加敌方拦截的难度。
然而,从材料、制导到研发测试等核心技术环节的潜在制约表明,它与世界顶尖水平的高超声速导弹相比,可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中国军人[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