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火星-20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每天认识一件兵器根据公开报道,截至2025年10月,朝鲜最新公开的“火星-20”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ICBM)具有以下主要性能参数与特征:
一、基本参数
推进方式: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最大推力:约1971千牛(约200吨力)
导弹长度:超过27米(一说25-27米)
直径:约2.7米
发射平台:11轴超重型运输-起竖-发射一体化车辆(TEL)
射程:大于等于15000公里(可覆盖美国本土全境)
投掷能力:约1.2吨,可搭载单枚高当量核弹头或多枚分导式多弹头(MIRV)
发射准备时间:低于15分钟(相比液体燃料导弹大幅缩短)
制导方式:惯性制导(INS)+ 可能的卫星导航(如GPS/北斗)+ 光学末制导辅助
命中精度(CEP):估计为3~5公里
二、技术亮点
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减轻结构重量的同时提高推力密度与耐热性。
多弹头能力(MIRV):可搭载多个核弹头,增强突防能力。
高机动性与隐蔽性:固体燃料+高机动TEL平台,提升生存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
已通过多次地面点火试验:累计燃烧时长超1200秒,验证系统可靠性。
三、评估与意义
尽管“火星-20”尚未进行公开试射,但其设计目标明确指向美国本土战略打击能力,标志着朝鲜从“液体燃料+单弹头”向“固体燃料+MIRV+高机动”迈出关键一步。其技术路径与中国的东风-41、俄罗斯的亚尔斯类似,具备较强的战略威慑潜力。
如后续进行实际试射或官方披露更多细节,其真实性能与可靠性仍需进一步观察。